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楊香容:計畫趕不上變化,必懂你的職涯規劃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11-30 11:40


文.洪寶山

人生沒有目標,你的速度與時間就不具備任何意義。」職涯規劃師楊香容不僅在學界及職訓中心擔任職場輔導的角色,站在企業的角度,亦是人資管理顧問。產學融合之下,讓楊香容了解企業所需的人才,同時幫助不同層級的眾多求職者找到適合的職位。


贏在每一個轉折點  學以致用不再是唯一選擇

楊香容提出求職者在不同的求職階段會具備不同的內在條件,但脫離不了「知己知彼」這兩件事。第一「知己」,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興趣及能力同時了解自我價值觀。其中,一種透過測量評鑑工具,讓分析具信度及效度。另一種牌卡工具,利用引導的方式,讓受測者在五十多張的牌卡中,依興趣挑選牌卡,從中發現自我。

第二「知彼」,認識外在環境,透視各個產業及大環境的影響,方能了解自己理想的工作職務。方法一,直接進入就業市場。方法二,多閱讀報章雜誌,認識產業資訊及接觸多元議題。求職者可以透過不同屬性的雜誌閱覽中,掌握對未來的方向及就業市場的認識。因為楊香容說,「根據研究顯示,在超商上架的雜誌有兩大特點,一、豐富話題量。二、商機創造量。」而各大媒體為了促進銷售量,往往會將封面主題依流行趨勢變化,吸引大眾的注視。能夠訓練自己透過媒體嗅察市場趨勢,較容易對職涯有所規劃。

此外,楊香容強調行行出狀元,個人興趣及能力又是不同的兩件事,但都撇不開「保持學習」的觀念。她建議社會大眾不單只針對興趣學習,而是拓展多種學習機會。過去曾有研究顯示,年薪三百萬與五十萬的工作者,差異就在「習慣」的不同。高薪者會利用免費或小額付費的資源學習新事物,用以結合人脈及創造多元的思考能力,還能互相交流、順應環境成為彼此的職涯導師。

因此,當有人跟她抱怨選錯系造成的職涯困擾時,楊香容反而鼓勵他們更該培養能因應環境而隨時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當今教育走向多元化的學習,許多資訊更是每三至四年就翻新一倍,學習觀念當然要有所創新。過去東方人總是說「人生要贏在起跑點」,所以父母從小就積極栽培兒女。然而,楊香容在職涯過程中的體悟是「要贏,就要贏在每一個轉折點。」條條大路通羅馬,「學以致用不再是唯一」。保持能自我規劃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決戰 30 秒 企業從「履歷」看出你的特質及未來

過去許多名人提出職涯規劃是無效的,楊香容反而持不同看法,「今天不必設定長遠的志向,但至少先了解未來兩三年能做什麼」。她加以舉例,就像在職場上,上司一旦設定目標,下屬就會盡其所能設法完成。人生規劃也是如此,先為自己定一個人生挑戰,接著設下短期目標隨時檢視。「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做得到。」完美的職涯規劃就是行動力與執行力的付出。

而求職者在應徵時,最常面對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履歷」。個人所撰寫的履歷內容也是企業挑選人才的第一關鍵。楊香容提出兩個重要關鍵。第一點:「誠實」。履歷中所有學經歷是能被驗證的,必須陳述事實,不能造假。第二點:「積極」。楊香容提出,企業在初次篩選履歷時,平均只以三十到四十秒的時間來了解求職者的過去與未來規劃,重點常放在求職者的工作時間、經歷及成就。因此,履歷的用詞及敘述正向、完整度是非常重要的。

她特別舉出實例,一份法務助理的職務,企業若收到兩份履歷,一份寫著求職人的每項專長所學,但並無細說作用。另一份除了專長外還陳述能為此企業帶來的工作效益與幫助,在面試篩選上達到加分效果,後者的求職機會當然就大於前者,兩者差異就是能讓面試官立即了解求職者的內在條件。

再者,楊香容從十五年來擔任人資顧問的經驗中分析,企業體在看重人才的條件順序分為五大項。第一,工作態度與積極配合度。第二,團隊合作與專業分工力。第三,學習能力與可塑性,因為學習一旦停止就會被限制。第四,穩定性,除了工作、情緒穩定,亦包含同時處理多項事務及交出好成績。最後,專業能力與學經歷等。楊香容強調,「若要成為職場千里馬,態度跟意願是基本,而不在於學歷。」

中年自我設限 「態度與意願」才是轉職的困境

中年轉職真的希望渺茫嗎?楊香容分析,企業對於任用中年求職者的顧忌因素有兩點,一是工作態度,態度永遠高於表現能力。二是可塑性低,需重新熟悉及適應新企業文化及流程。若能改變以上態度,接受不同的想法,中年轉職就不是困難,反是成長的跳板。

為此,面對現今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楊香容針對中年轉職提出以下自我評估的三個建議。一、想從事何種職務內容?認清自我的工作價值。二、為何想要轉職?了解離開現況的理由。三、如何解決當前困境?找出對策或與人商討。

中年轉職較容易遇上「摩擦性失業」狀況,即工作者會自認工作能力佳,不怕離職後的求職問題,原先預估第一個月休息,到第三個月就能重返職場,但人算不如天算,就業市場超出預期,有可能半年後才到職,打亂生活或經濟上的規劃,所以謹慎的考量以上三項才是最安全的。

楊香容提出某個中年轉職案例,一名四十八歲中年男子,在某知名企業擔任 IT 將近二十年,因外在環境影響遭公司資遣。但在求職期間,因科技技術的轉變,年輕人的學習力及專業度不比他遜色,加上從未有過管理經驗失去優勢,讓他過去三年求職不易,屢屢碰壁。幸好經過輔導協助後,在中部的小公司擔任相似職務,雖然薪資降低,但至少找到適合他的工作且穩住生活所需。

楊香容就此感嘆地說,台灣許多工作者終其一生地在工作本分上,並未依據外在環境隨時精進自己的條件及需求,也沒有其他計畫朝向目標邁進,當危機近在眼前就為時已晚。她強調,人都有自己職涯的期許,無論是短期「速成」下產生的成就感,或是未來長期的生涯規劃,都必須清楚知道自己在職場路上缺乏的能力。

「長期的生涯規劃,是要保持學習。」楊香容立志當「世代的橋樑」,為促進上一代與下一代彼此的「溝通」及「瞭解」,希望透過溝通提升台灣經濟力及產業成長,對她來說,這就是自我的未來目標。

 

來源:《理財周刊》 95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