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等大國崛起可能促使新加坡外交發生大變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02 08:23
社論
聯合早報的社論文章認為,印度、中國等大國的崛起,加上原教旨主義的盛行,為新加坡的多元社會注入不容輕忽的離心力。本來,文化及信仰都是構成個人身份認同的基本且合理的元素;但是,如果這些認同的成分加劇,卻可能會對國家及國民身份認同形成拉扯。一旦這些強化的身份認同產生排外性,將威脅支撐社會穩定的基本國家共識,進而動搖新加坡外交決策所仰賴的基石。強化國民身份認同,因而必須是長期不懈的努力。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小國無外交”並非一定是新加坡的宿命,只要國家繼續成功,新加坡仍然能在國際社會創造自己的立足之地。這是李顯龍總理在紀念我國首任外交部長拉惹勒南的講座上,所闡述的外交政策信念。他指出,國家的成功,必須建立在內部安穩、國人團結一心、國內井然有序等前提上,沒有了內憂,方能對外捍衛國家利益。他說,盡管經過了50年,國際環境已經大不相同,攸關新加坡存亡的基本事實並沒有改變。
在慶祝獨立金禧年之際,李總理的這番提醒無疑是適時的。經歷了50年的穩定發展,特別是出生在戰后和平環境里的國人,恐怕會忘卻新加坡所面對的險惡挑戰。這些不變的殘酷現實,值得反復重申。無論如何填土,新加坡並無法改變被有時並不友善的大國所環繞的“小紅點”的地理現實。盡管實行了多年的國民教育,采用英語為行政語言,新加坡依然是多元種族、語言和宗教的社會,國民存在多重的身份認同。
正是因為對這些脆弱性有高度的自覺,建國一代無論朝野,都愿意超越多元性,致力於建設各種族及宗教能和諧共存的社會,齊心發展經濟,厚植實力,一方面讓存心不良的外部勢力有所顧忌,另一方面在國際上廣結善緣,分享成功經驗,讓其他國家重視新加坡的價值。這個成功的秘方,並不會因為新加坡人均所得邁入第一世界行列而改變;相反,正因為可能“懷璧其罪”,新加坡反而必須更加提高警惕,確保催生外交能量的內部因素維持強壯生命力。
當然,在不變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條件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建國時的冷戰大格局,讓新加坡能夠在敵我分際清楚的環境里趨吉避兇。冷戰結束的紅利並沒有保持多久,如今的時局則出現了越來越多考驗外交決策者判斷力的變數。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相對式微,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的崛起,以極端教義為號召的全球恐怖主義的威脅,氣候暖化的挑戰,乃至於中美、美俄等大國新博弈,都對小國的生存發展增添更多壓力。
新加坡經濟社會條件的持續改善,同樣制造了新的外交挑戰。新一代的國人或許誤以為和平與穩定的環境是天經地義的常態,因而覺得不必要再如建國一代那么如履薄冰,希望能多享受生活。殊不知新加坡的國際地位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時付出巨大努力,也僅能保持現狀而已。這種國家先天條件的不足,才是真實的常態。國人唯有內化這個認識,並代代相傳,才能確保國家的競爭力和外交實力不被削弱。
社交媒體的勃興所造成的眾聲喧嘩狀態,也對外交工作構成相當的挑戰。如同國防安全一樣,外交領域有其天然的機密性。但出現民粹傾向的民主化大潮,加上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導致原本屬於精英作業的外交政策,面對了更多的社會參與的壓力。政黨競爭的選舉需要,也可能導致外交專業的政治化。如何在社會更開放之際,維系外交政策的專業性,是新加坡未來所必須克服的問題。
印度、中國等大國的崛起,加上原教旨主義的盛行,為新加坡的多元社會注入不容輕忽的離心力。本來,文化及信仰都是構成個人身份認同的基本且合理的元素;但是,如果這些認同的成分加劇,卻可能會對國家及國民身份認同形成拉扯。一旦這些強化的身份認同產生排外性,將威脅支撐社會穩定的基本國家共識,進而動搖新加坡外交決策所仰賴的基石。強化國民身份認同,因而必須是長期不懈的努力。
面對這些新的變數,新加坡必須不時反省自己面臨的不變挑戰。國人尤其應當對自己的義務有所自覺,多關心時局,特別是國際時事,而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只關注身邊的衣食住行。保持健全的國際觀,不因高遠的理想蒙蔽了對殘酷現實的認知,才能超然於選舉熱情,抑制外交課題被不智炒作,傷己國家長遠利益。這個日常功課,必須也是新加坡外交的不變條件之一。(聯合早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