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合和老矣,胡應湘難封

鉅亨網新聞中心


如今的合和實業(00054-HK)和今天的香港一樣,收縮,一直在收縮。

重回香港

相較於80年代的風光,今天的合和實業黯淡了很多,也降到了它的價值最低谷。

今年4月,由於出售合和公路基建,合和實業一下多了51億港元的稅後淨利潤。一下子有了那麽多現金,合和賬面業績好看許多,但這隻是昙花一現,隨著廣深高速和廣珠西線高速公路這兩棵搖錢樹的易主,接踵而來的便是合和感受到墜入谷底的空虛,無邊無際的空虛。


少了基建收益的合和實業今年對財政結算日做了更改,由6月30日改為每年的3月31日。20日,合和實業又重新發佈了2018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財報,期内總收入14.54億港元,較2017年同期32.54億港元減少55%。主營業務收入同比銳減的原因我們可想而知,合和基建旗下僅有的兩條高速,廣深高速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幹道,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廣珠西線高速,平均每天收過路費1300多萬元,單就廣深高速而言,其日均車流量就高達10.4萬架次。失去了這個日進鬥金的屏障,合和又縮水不少。

 

 

此番向深圳國資委出售高速公路後,合和實業内地的基建業務撤離殆儘,合和實業終於可以功成身退、告老還鄉了。合和從此折返香港。

四十年後,物換星移,如今的香港也早不是當年的香港。頭頂王冠的合和中心早已被春風得意的ICC、IFC搶去風頭。合和中心曾經雄霸香港地標王座十年之久,睥睨香港群樓,站在合和中心的頂層,維多利亞港,香江一眼在望。

合和中心的落寞,也折射了現今合和實業的境地。從財報看,如今合和實業隻能靠收租過活了麽?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出,合和的物業+酒店及餐飲收入為8.28億港元,刨除已經終止經營的收費公路對本期内庫房收入的影響,投資物業經營收入佔了本期收入大頭。

 

 

而香港的物業現在又是什麽光景呢?香港經濟的風向標樓市最近也是頻頻吹冷風,連續漲了15年的房價早已高不見頂,朝夕之間就有可能分崩離析。倘若樓市入冬,不僅合和僅有的這幾家物業公平值收益會大跌,甚至整個租賃業務都會受到影響。

重回香港,合和本期内的溢利也被打回原形。除卻51億港元的出售公路費,再刨去在使用物業公平值收益10.79億港元,合和期内擁有人應佔核心溢利由2017年同期7.09億港元減少至3.94億港元。更慘痛的是,以後再也不能收過路費了。

 

 

好在公司手握大批現金,這在經濟萎靡時期是讓多少公司羨慕的事兒。有了錢,合和決心開發早已規劃好的合和中心二期工程,預計2019年完成地盤平整及地基工程目標,2021年底投入運用。還有皇後大道東153-167號項目,預計也將在2022年完工。

儘管如此,合和似乎依舊圍著自己原本的盤子在打轉,難道廉頗老矣?

胡應湘難封

胡應湘曾經富比李嘉誠,但最終合和與長實命運分野。

1972年,合和實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成為了香港五大地產商之一,與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同屬一個梯隊。相對香港地產商人的稱號,胡應湘更願意做一名工程師。

命里該來的還是來了,70年代末,胡應湘參加了一場内地舉辦的交易會,開始了他後半生與内地的不解之緣。那時候香港飛黃騰達,内地貧窮落後,咫尺距離卻天地異同,胡應湘感慨不已。

他這名設計師有幸遇到國家的總設計師,當總設計師一聲令下,春天的故事也便開始上演。胡應湘成了第一批進入内地的投資商。

1980年,胡應湘拉攏了李嘉誠、鄭裕彤等五位大商人在廣州共同興建了中國大酒店,至今仍是廣州最知名的高檔酒店,四年後,胡應湘還把酒店歸還給廣東政府。

不過事後,胡應湘和李嘉誠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在李嘉誠抄底房地產業的時候,胡應湘卻舍棄財源滾滾的地產業,改行進軍内地基建和能源領域,在他看來,一個國家要經濟騰飛一定需要三個前提,即通訊、能源和交通三者的建設。

這也成了他們兩個人事業,確切的說是家族事業的分水嶺。至今,李嘉誠家族蒸蒸日上,不過仍是相對封閉的一個家族事業,而胡應湘的合和似乎超越了“家族”範疇,雖然錯過那些富豪排行榜,但看上去更像是一份大眾事業。孰輕孰重,可能財富併不是唯一衡量的標準,秤砣自在人心。錢不一定最多為好,在内地民眾看來,胡老事業上早已功成名就,生活衣食無憂。

在中國大酒店之後的30多年里,知識分子胡應湘先後在珠三角投資興建了廣深高速公路、沙角電B和C廠、廣珠高速、虎門大橋、深圳火車站聯檢大樓等。光是在電力項目的投資總額就超過了199億元,沙角電廠當時總裝機容量幾近趕超當時的葛洲壩電廠。胡應湘為早年的珠三角興起出錢出力,立下了汗馬功勞。

還有一座跨越伶仃洋的大橋,讓胡應湘魂牽夢繞了40年,這座橋的初始就源於他的大膽設想。

2006年,為了探討雙方合作投資建設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的可能性,中國交建派專業團隊專程到香港合和中心拜訪胡應湘。2011年7月,在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後,胡應湘前去探訪施工進展。

儘管胡應湘沒有親手參與設計港珠澳大橋,但他超前的意識和遠大的目光還是讓人折服不已。其早年的呼籲奔走,也讓大橋開土動工成為現實。因為港珠澳大橋,胡應湘再次被輿論肯定。

胡應湘一直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人,今年83歲的他活得更加灑脫。有人說出售廣深高速或許是他基建夢的完結,他一句“你們有誰人沒用過合和的高速公路?”雲淡風輕。

合和實業是大陸巨變的記錄者,更是參與者,物換星移幾度秋,今天的香港,變得越來越依賴、渴望祖國母親的支持。

做實業可能不是最賺錢的,但卻永遠是最有意義的。合和實業得與失,隻一句,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隻記今朝?

作者:李瑩

編輯:唐文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