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首隻養老目標基金成立,30年後你靠政府養老還是靠自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9-14 15:46

9月13日晚間,華夏基金宣佈旗下產品——華夏養老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FOF正式成立,這也是國内首批14隻養老目標基金中首隻發行併順利成立的基金。

相關資料顯示,該基金首募規模達到了2.11億元,募集有效認購戶數為37585戶,戶均認購規模為5627元。雖然華夏基金員工參與認購金額總計達到了基金總份額的20.42%,但華夏養老基金在僅通過自銷的情況下,提前6天結束募集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要知道,2018年以來已有18隻新基金募集失敗,而國内基金歷史上至今總共也不過23隻新基金發行失敗的案例。據《中國日報》數據,2018年延長募集期的公募基金已有140隻,僅8月就有27隻。且今年已有65家基金公司花費近21億元認購自家公募基金。兩相比較,華夏養老基金的首募情況已然算的上火爆!

為什麽要額外投資養老基金?

話至此處,不少讀者肯定要問了:我每個月都繳納社保養老金,為什麽還要額外投資養老基金?華夏養老基金有何優勢,我最後能拿到多少收益?會不會虧損?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麽要交了社保養老金,還要額外投資養老基金?

2017年4月,人社部公佈養老金5.5%的上漲幅度時,同時發佈了一個消息:養老金支出亮出“黃燈”,個人賬戶“空賬”4.7萬億。

眾所週知,國内養老製度是“以新養老”。也就是說,年輕人今年繳納的養老金用於發放給今天的退休老人,若幹年後今天的年輕人退休,他們的養老金將由未來的年輕人繳納負擔。一開始,這樣的安排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愚公說過“子子孫孫無窮儘也”。

然而80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將中國原本完美的正金字塔型人口結構(即年輕人口組比重較大的擴張型人口結構)變成了今天的倒金字塔型,也就是媒體常說的“人口老齡化加劇”。這意味著國家每年的養老金支出在不斷攀升,但養老金收入在減少。

悲觀地說,如果僅靠國家養老,你退休後的生活水平大概要降好幾個台階!事實上,就在兩三天前,《人民日報·海外版》剛剛發佈了一篇名為《單獨依靠政府全面承擔養老不現實,養老還是得大家一起來》的文章。

當然,國家也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比如延長退休、開放二胎。但市場反饋消極是一方面,上述政策耗時過長、收效過慢又是另一方面。在國家不再能夠一力承擔養老的時候,額外投資養老基金,另尋途徑給自己養老就成為了必然考慮。

華夏養老基金靠譜嗎?

那麽,華夏養老基金究竟能不能起到保障養老的作用呢?相關資料顯示,華夏基金成立的是一隻目標日期基金,也被稱為“生命週期基金”。這類養老基金的投資基於以下理念:人們的風險偏好隨著退休日期的臨近而降低,也就是所謂的越老越膽小。

這樣的投資理念同人一生的生命週期是相匹配的:年輕人輸的起,即使投資虧了也還有東山再起的資本即人力資本。等到投資者65歲退休以後,資產保值就變成了第一位,市場默認此時的投資人已經不再具備創造價值的人力資本。

從基金命名來看,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是一隻面向2040年前後退休人群的養老目標日期基金,80後是這隻基金的主要銷售目標。80後,也就是30+人群,正是一個個中國小家庭的頂梁柱,財富積累正處於不斷上升階段。同時,他們也很可能是中國最早一批面臨自養老的人群,因此他們有著最為強烈的額外投資養老基金的欲望。有欲望且能夠為欲望買單,就構成了經濟學意義上的“需求”。

加上華夏養老基金成功拔得頭籌,成為首批14隻養老目標基金中發行成功的第一隻。按邊際效應遞減的原理,華夏養老基金能在一片蕭瑟的基金發行市場上笑傲群雄也就不足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養老基金還是一隻FOF基金,也就是所謂的“基金中的基金”。不同普通基金,FOF基金的投資標的併不是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而是以基金為投資標的。通過投資專家的兩次精選基金,幫助投資者一次性購買“一籃子基金”,大幅降低投資風險。這顯然又為華夏養老基金的安全性增加了一層可靠保障!

9月10日,又有兩字養老目標基金開售,分别是中歐預見養老2035(FOF)A和泰達宏利泰和平衡養老(FOF)。從此看,中國人自養老的時代正悄悄來臨!

作者:熊思怡

編輯:賀秋霞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