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造車路漫漫,繼神州租車後五龍電動車再引新股東救火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9-10 19:33


回看這幾年,國內車市風起雲湧,行業維持熱鬧場面久矣。除卻傳統造車企業,一眾新勢力也紛紛入場“攪局”,各路資本在背後大佬的加持下不斷尋求突圍意欲分食更多市場,前有董姐的珠海銀隆,後有許家印投資FF,近期再爆連娃哈哈也做起了造車夢。一時間,國內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吸引了各路神仙前來“鬥法”。

雖然如今這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者或者說參與者較之以往是更多也更複雜了,但造車這條路豈是那麼好走的?相對許多剛剛入局的“新手”而言,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摸爬滾打了多年的五龍電動車 (00729-HK) 就頗為適合來個“現身說法”。

一波三折,三月內數次動用股權融資計劃

9月9日晚間,五龍電動車公告宣佈與認購人金正源(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訂立協議,公司將據此以每股0.09元(港元,下同)向金正源(香港)控股配發及發行相當於公司經擴大股本約23.02%的股份,預計此舉將為公司籌得款項總額6.3億元,集資淨額則為6.27億元,將用作支持公司電動車業務的發展、償還部分債務以及一般營運資金。


據悉,認購人為金正源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文化傳媒營運、研究及管理、經濟資訊諮詢和國際貿易;金正源則以車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旅遊地產和文化傳媒產業為主要戰略方向,同時從事私募股權投資、上市公司定向募集投資以及證券投資、資產管理、投資銀行和投融資服務等業務。

公告顯示,這已不是五龍電動車今年第一次的配股集資,上一次便是在今年的6月25日,公司宣佈根據一般授權配售10億股新股,集資1.09億元。7月5日五龍電動車宣佈完成是次配股集資,當時公司透露將集資淨額1.04億元主要用於償還債務以及一般營運資金。如今時隔不足3月,五龍電動車便再度動用股權融資手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資金緊缺的現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次集資之間的兩個多月時間里,五龍電動車的經歷卻不像表面看起來這麼簡單,公司股權融資計劃也並不僅僅是這兩次,反而可說得上是一波三折了。

從神州租車到金正源,五龍電動車大股東花落誰家?

這期間不得不提到的一樁大事件,就是公司在7月11日通過公告宣佈將引進國內租賃汽車龍頭企業神州租車(00699-HK)及東方資產為重磅股東,集資淨額達16億元,將償還約10億元債務,餘額則用於支持為美國客戶如Ryder System, Inc.及其他大型物流車隊營運者的訂單生產約500輛車及一般營運資金。

那會兒神州租車即將入股五龍電動車的消息出來時也很是引起了市場的一番遐想,且五龍電動車的公告顯示,若配售完成及可換股債券悉數兌換,神州租車入股後最多會持有五龍電動車37.32%股權,將一舉成為後者單一最大股東;而東方資產亦將持股4.91%。另一邊廂五龍電動車原大股東中國中信集團持股量則將由10.57%降至4.86%。

不過這樁交易中的各方當時僅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並未真正落實,但公司公告中有指將盡力在諒解備忘錄簽訂後60日內簽訂正式協議。

然而未等公司與神州租車的正式協議落地,7月29日五龍電動車就再次宣佈引進金正源為公司股東,當時公司計劃向金正源配發及發行26億股新股,集資2.34億元,淨籌2.338億元。按照是次配股集資計劃,完成後金正源將持有五龍電動車9.99%股權。

然而到了8月30日,五龍電動車又公告宣佈金正源方因有關貨幣管制的困難未能在香港準備須支付的認購款項,因此將上述認購事項的完成日期延至2018年9月28日或之前。之後就是昨日新一輪融資計劃的出爐,所以兜兜轉轉之下,五龍電動車的融資大計可謂頗為周折:

據五龍電動車最新公告,緊隨金正源第一次認購事項完成並假設公司已發行股本沒有其他變動,金正源將持有公司9.99%股權;若緊隨金正源第二次認購事項完成及假設公司已發行股本沒有其他變動,金正源則將持有公司23.02%股權。而若金正源兩次認購事項均告落實完成及假設此外公司已發行股本沒有其他變動,金正源則將共持有五龍電動車29.08%股權,在晉身後者單一最大股東的同時將原大股東中國中信集團持股量攤薄至7.5%。

這下五龍電動車的股權結構就變得微妙了,前有神州租車大股東“預定”,後有金正源加速入局,這未來公司大股東席位將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造車路上燒錢燒了許久的五龍電動車確實需要新“財主”的入駐。

業績連年虧損+負債高企:泰山壓頂如何負重前行?

關注五龍電動車的朋友們會知道,自2010年以“中聚電池”起家,及至2013年重組長江品牌成立杭州長江跨入電動車製造行業至今,五龍電動車在自主研發造車路上跋涉多年,也虧損了多年。由於堅持從零開始自主研發及設計自有純電動車,以及埋頭於電動車行業的全產業鏈佈局,五龍電動車多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前進路上投入了巨大的財力,一方面是持續的高昂投資,另一方面是連年的業績虧損,走到如今的五龍電動車已是負債累累。

如上表所示,雖然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其實前兩年五龍電動車的業績表現已經有所好轉,這主要體現在公司收益和毛利按年逐步增長,2015及2016財年,其虧損淨額也已較大幅度在收窄。不過2017財年公司業績表現就開始“兩極分化”,收益和毛利均呈倍數增長,但同時淨虧損也顯著擴大;及至2018年3月底止財年,五龍電動車業績出現全面下滑,當中收入和毛利大幅減少,而淨虧損卻同比擴大逾3倍至22.3億元,可以說公司虧空的窟窿是越捅越大了。

回顧過去的這個財年,由於新能源車補退坡政策的影響,五龍電動車年內電動車銷量大幅下跌導致其收入下滑,毛利下跌;加之集團商譽及其他非流動資產減值以及擴展生產線等導致成本增加,這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五龍電動車2018財年的淨虧損便出現了逾3倍的顯著擴大。

在這樣的經營狀況之下,越發高企的負債也幾乎壓得五龍電動車喘不過氣來。

2018年3月31日止財年業績報告顯示,五龍電動車於今年3月末流動負債為42.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4.1億元增加8.1億元或23.8%;當中來自銀行貸款及其他借貸款項為16.3億元,按年增加21.45%。非流動負債高達42.8億元,按年增加46%;總負債則增加34.1%至84.98億元;資產負債率從2017財年的58.48%上升至79.82%。

就看這巨額債務如同泰山壓頂般落在五龍電動車頭上,想想也知道其負重前行的滋味有多不好受了,而前述公司引進大股東為未來業務發展注入活水的舉動也就很好理解了。只是眼下公司在虧損泥潭之中勢必仍要將燒錢進行到底,究竟何時能使公司業績來個立竿見影的轉變效果則還遠未可知,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五龍電動車在上下求索之中何時能達彼岸?我們也期待早日尋得注解。

文:彭小留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