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跨境資本流動數據一正一逆 哪個更真實?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央行3月18日公布的2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創四個月來最高水平。而外匯局當天公布的銀行結售匯連續七個月出現逆差,且逆差規模同樣創四個月來最高。外匯占款為正顯示資金流入,結售匯逆差顯示資金流出。究竟哪個數據反應的情況更為真實?
中國金融資訊網制圖?點擊檢視更多全球經濟數據>>
2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9.34萬億元,較1月增加422.14億元,這是連續兩個月出現減少后的首次增加。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外匯占款均出現超過1000億元的減少。
中國金融資訊網制圖?點擊檢視更多全球經濟數據>>
2月銀行結售匯連續七個月出現逆差,逆差規模由上個月504億元擴大至1054億元,創四個月來最高水平。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連續第六個月保持逆差,但規模縮減至612億元。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更應該關注結售匯數據,逆差與2月人民幣匯率承受貶值壓力,外匯市場供小於求的真實情況一致。
據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計算,2015年2月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下跌幅度達0.30%,為連續第四個月下跌。當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累計下跌0.17%。
謝亞軒認為,造成2月結售匯和外匯占款數據之間差異有兩個原因:一是境外金融機構(如離岸人民幣清算行)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的人民幣對外匯交易;二是外匯儲備的外幣收益出售交易。這兩個部分會增加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但不計入銀行結售匯數據。
謝亞軒進一步表示,強勢美元條件下,經濟主體繼續增持外匯資產,減少外幣負債。2月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1125億元(其中人民幣凈收入853億)帶來的外匯收入主要進入外匯賬戶,當月外幣存款余額187億美元,外幣貸款減少74億美元。國內外幣負債杠桿率水平進一步降低。境內外匯貸款與外匯存款之比繼續下滑至84%。
謝亞軒認為,未來推動跨境資金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條件。一是美元指數由快速上揚進入盤整期;二是歐央行量化寬鬆政策的實施有助於推動跨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
另一方面,當前基礎貨幣供給渠道發生了變化,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和其他流動性支援工具,取代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供給的主渠道。
2月外匯占款增加422.14億元,財政性存款余額減少4705.38億元,因此當月市場增加了5127.52億元的流動性。央行3月初降息后,資金利率不降反升,說明央行寬鬆力度不夠,遠未滿足流動性缺口。
民生宏觀分析認為,降息后市場對央行寬鬆有較強預期,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導致資本流出。此外,近期新增人民幣貸款出現高增長,信貸擴張加速對應金融機構短期拆借的貨幣需求。資金利率高無法引導社會融資規模回升,也無法切實支援融資成本下行和經濟復甦。
本周二央行公開市場實施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利率為3.65%,較上一次同期限操作下行10個基點,這也是央行半個月內第二次下調逆回購利率。逆回購利率下調反映央行引導資金利率下行的意圖。
2013年下半年央票發行逐漸暫停后,公開市場利率以及SLF、MLF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的發行利率均是央行通過價格手段對市場的引導。
此外,3月17日有35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市場人士稱,央行續做了這批MLF,而且規模還有所增加,預計總量最高可達5000億元,大抵相當於降準0.5個百分點的規模。
分析人士稱,在外匯占款渠道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MLF將承擔起主動補充基礎貨幣的作用,維持一定的MLF規模有利於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穩定增長,為穩增長和調結構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但真正能夠實現引導市場資金利率下行則還需要增加貨幣供應來配合。比如采用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增加貨幣供應,進一步降準、降息等。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