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來泡沫?比特幣不是貨幣 是藝術品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2017-12-19 18:05
富比士專欄作家 Peter Tchir 發表了一篇文章:
近日看文章越來越疲累了,自從那些文章將比特幣大漲一事與「鬱金香狂熱」相比,或與南海公司泡沫相比,這些批評可能只是比錯了資產,一種難以估價但價格持續上升的資產。匿名買家砸 4 億 5030 萬美元買下『據信』出自達文西之手的「救世主」。
如果比特幣,或說加密貨幣,這種定價是「合理的」,那藝術品的定價自然也是合理的。多數藝術品的成本只是所謂的「價值」的一小部分,那麼為何要求比特幣具備固有價值,而藝術品卻不用?
基本上,如果用 4.5 億美元買下一幅畫這還不叫泡沫,那為何能確信比特幣就是個泡沫?
看一幅畫作,你真的看得出那麼巨大的美學價值嗎?可能我只是凡夫俗子,我連看蒙娜麗莎都覺得見面不如聞名,每每看到那些所謂「一生必看」的大作,我總是看一看後帶著「這有什麼稀罕」的心態走開。看那些黑色灰色堆疊,或者黃色和橘色互摻的畫作,我猜畫家說不定在想『要是這幅賣得出去,我還可以搞一堆顏色套組來賣。』
說不定你是這樣想的:『如果我有 4.5 億美元可以砸,我寧可去買一支球隊』因為這樣獲得的關注更高,而且比起一幅畫,投資球隊的利潤還多一點。
所以,我們怎麼不去說藝術品泡沫,不說藝術品世界都是瘋子?
假日新聞可以沒有藝術品版面嗎?
萬一藝術品崩盤了,那擁有藝術學位的人也挺尷尬的吧?
所有的拍賣會場還留著幹嘛?
度假城鎮的街道上沒有藝術品商店將多無聊?
已經有一些基礎建設成立起來,來支撐藝術價值觀,一種旨在推升價格的基礎建設,且已行之多年。每隔幾年就會在拍賣會上看到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天價,嗣後又被天價中的天價刷新。
藝術品世界也很聰明,為一些想開始收藏藝術品的人創造「入門級」藝術品,例如版畫、素描、編號印刷畫… 等,這些就像是萊特幣 (LiteCoin)、BitCash 和 Ripple 這一類的電子貨幣。
為什麼藝術品的售價可以違背市場有關的價值衡量標準,也不會被拿來與「鬱金香狂熱」和「南海泡沫」相比?如此,比特幣或許也不該拿來與上述兩者相比。
我不知道比特幣長期走勢會如何,不過批評者可能要提出更好的論據才能取信於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