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從埃塞俄比亞看一帶一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1-17 09:15


香港人對埃塞俄比亞的印象,可能只是很多年前,埃塞俄比亞發生大饑荒時,在電視新聞上所看到的景象──一個骨瘦如柴的小孩,眼角流淚,眼神無望,頭上布滿蒼蠅,無奈地坐在乾旱的地上,背景是隻牲畜的骸骨,暗示著這個孩子即將臨近的命運。

其實,這一切都已經過去,自從門格斯圖獨裁政權倒台後,埃塞俄比亞的狀況逐步有改善,近年的經濟增長,平均都有雙位數字,增長速度比中國還要快。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統計,2016年埃塞俄比亞的GDP達692億美元,已超過肯尼亞,成為非洲第一大經濟體。遊客若是今天來到埃塞俄比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一定會被這個城市的欣欣向榮的景象所感染。

是甚麼令埃塞俄比亞有這麼大的轉變呢?政治穩定,少了內耗是最大的因素。埃塞俄比亞本是非洲文明古國,是少數沒有被歐洲國家殖民統治過的非洲國家。它的人力資源豐富,人口已超過一億。只是過去不斷受困於民族矛盾與政治爭拗,沒法把力量集中在國家建設上,以致人民的生活長期沒法改善。香港人亦應引以為戒。

現任總統穆拉圖‧特肖梅,自1976年已來中國留學,先後在中國生活了十五年,先修讀漢語,本科讀哲學,碩士攻國際政治,獲北大博士學位。他眼見中國在改革開放後所取得的進步,決心把中國的經驗引進埃塞俄比亞。

與很多非洲國家一樣,埃塞俄比亞最初也曾走過社會主義道路;但現在也學鄧小平,不再為「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爭拗,總之「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中國的經驗是「要致富,先修路」,穆拉圖‧特肖梅回國後,就主催修建由亞的斯亞貝巴通出紅海的鐵路,中國的進出口銀行為此提供了優惠貸款,中國鐵路公司提供了技術上的援助。現在部分路段已經通車,經濟效果十分明顯。

近年,世界的原材料價格下跌,這對尼日利亞、安哥拉等靠原材料出口的國家造成不少打擊,增長勢頭因而受挫。但對靠人口紅利作工業生產的埃塞俄比亞反而有利,很多國際企業(主要是中國企業)紛紛把生產線轉到埃塞俄比亞,令當地的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經濟的情況改善之後,國家的收入自然同步上升,那就不愁沒有錢償還當初搞基建的貸款。有了埃塞俄比亞這個成功的例子,中國在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時,就可以有所借鑑,不需要有太多的顧忌。

很多人都擔心,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大都貧窮落後,中國到那裡去投資,很可能血本無歸。但現實是中國的高鐵、碼頭、電廠、機場等,都已建得很足夠,過剩的產能要找新出路。沒有新的投資,工人就要失業,企業就要倒閉。與其把這些剩餘的產能屈死在中國,不如把它投資在一帶一路的國家。這些國家手頭上沒有錢不要緊,可先向亞投行借,借到錢就可以開工。待基建帶動經濟發展後,才用經濟增長的收益來還錢。這樣,無論是沿綫國家、亞投行,以至投資基建的企業,都會有所得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