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長照隱憂 台灣恐陷「兩代同垮」危機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7-11-10 15:35


撰文:林 竹

「他們(指其他兄弟姐妹)說,我沒有結婚,而且照顧只要 3、5 年,不會很長,所以我辭掉工作來照顧中風的爸爸最理想,沒想到卻是 30 年⋯⋯。」60 歲的林大哥過去從事機械工程業務,年收入達 70 萬、80 萬元,但為了照顧中風的父親,他接受了兄弟姐妹的建議,辭職回家。


起先他靠著父母與自己累積的資產過活,沒想到,後來母親失智也要照顧,一晃眼就是 30 年過去,儘管後期他開始向外尋求資源,領到政府補助、也申請到居服員到家照顧,也只能獲得暫時的喘息,無法讓他重回職場。

現在,他雖先後從照顧父母的生活中「畢業」,但照顧時光幾乎已耗盡他的青春,面對未來,記者問他有什麼打算?他沉默了一會兒說:「以後的日子⋯⋯我不敢想!」

像林大哥這樣,為了照顧上一代,被迫放下自己生活與工作的上班族,在台灣將會愈來愈多!根據衛福部 2016 年底公布的推估資料顯示,2017 年台灣需要被長期照顧的人口數為 73 萬人,2026 年預計突破百萬人,但照顧的人力要從哪裡來?會是外籍看護、居服員、家人、還是你自己?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彭懷真表示,因為台灣尚未建構完整的長照制度,且近年來已有不少長期照顧者因受不了壓力,自殺或殺死被照顧者的消息,這是台灣出現「兩代同垮」的警訊。

為了解台灣人對長期照顧的認知,《Smart 智富》月刊在 2017 年 10 月與政治大學民調中心、國泰人壽共同合作,進行「台灣民眾對長期照顧的認知與需求規畫」問卷調查,透過電話調查全台 1,098 位 25∼65 歲民眾,發現台灣民眾對長期照顧,存在以下 3 大現象:

現象 1》擔憂長照風險,卻不知該如何準備

有 51.9% 的受訪者擔心未來長照風險,至於最擔心的事,是「沒有準備足夠資金,擔心拖累子女或父母家人」(29.0%),其次為「活得太久、老後罹病,長期照顧費用會花光我的退休金」(21.9%),第 3 名則是擔心「政府財政困難,削減健保醫療支出和長期照顧福利」(20.4%)。

長期研究退休金與長期照顧制度的政治大學副校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雖然擔憂「錢太少、活太長、資源不足」,反映大多數民眾知道長期照顧很重要,但並未具體思考:「自己該準備多少錢?可以應付多久時間?」另外,調查也反映出,民眾對政府提供的長照資源,也投以不信任的眼光。

現象 2》五、六年級生正面臨長照壓力

從調查中也發現,26% 的受訪者家中有親人因疾病或意外事故而需長期照顧,換句話說,每 4 人中就有 1 人家中有長期照顧需求者。若再與年齡交叉分析,32.97% 落在 45∼54 歲之間,照顧對象多為父母。

另外,有 6 成受訪者憂心因長期照顧拖垮自己的經濟或生活。王儷玲認為,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台灣社會中,五、六年級生正面臨龐大的長期照顧壓力,但出生率變低、家戶人口數逐年降低,只靠家庭成員的力量,難以解決長期照顧問題,她直言:「踏上『兩代同垮』社會,是必然的發展!」

現象 3》誤以為有存款=有準備

最後一個現象是,有 50.5%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開始準備長期照顧費用,而他們最常選擇的工具,分別是商業保險(58.3%)、存款(50.5%)以及股票(21.1%)。

王儷玲指出,「有存款」並不等於「有準備」,是忽略長期照顧費用應該要「專款專用」,若以存款支應,恐會因退休生活、醫療費用等其他花費而被挪用,無法真正用在將來的長期照顧需求上,且在低利率環境下,存款恐無法對抗長壽風險與通膨風險,這樣的準備恐讓已充滿變數的長期照顧生活,增添更多不安感。

由調查可知,台灣人對長照的擔憂甚深,但真正搞懂如何規畫、準備這筆錢的人並不多。準備退休費用要靠自己,準備長期照顧也只能靠自己。建議可以透過金融工具,做專款專用,而長期投入時,年齡愈高,愈要仔細檢視績效或規畫內容是否符合需求,適時做調整,才能在發生長期照顧狀況時,不致影響個人與家庭經濟。

 

來源:《Smart 智富》 2017 年 11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 Smart 智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