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老年人才有肌少症?錯!30歲開始肌肉流失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7-09-11 10:58

【諮詢/許志成(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詹鼎正(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採訪整理/曹麗蕙】

邁入高齡社會的臺灣,隨著老年人口愈來愈多,100 個臺灣老人中就有 7.3 人有「肌少症」問題。肌少症若不重視,跌倒、失能的機率就更高,而肌肉量從 30 歲就開始流失,想要養肌力,別等老了才開始!

75 歲的林伯伯去年因攝護腺肥大及膀胱無力進行手術治療,出院後需暫留導尿管監測,但他不喜歡身上掛尿袋,覺得不方便、出門不自在,幾乎都躺臥床上,或坐鎮客廳看電視、讀報;即使後來導尿管拆除,改以膀胱造廔術,他也懶得出門活動。年初,兒孫回鄉陪林伯伯過年,到餐廳吃年夜飯時,6 年級的孫女小琴對媽媽說:「爺爺好像沒什麼力氣,走路變好慢喔!我陪他過馬路時,都變紅燈了,他差點走不到對面……」

像林伯伯的情形,可能不是正常老化,而是肌少症已悄然上身!

臺灣邁入高齡社會 

22 萬老人可能有肌少症

明年 2018 年臺灣將進入高齡社會(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超過 14%), 2026 年更將邁向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 20%)。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表示,根據「臺灣老年人肌少症轉譯研究團隊」調查,臺灣肌少症的盛行率約 7.3%,全臺老年人口現約 310 萬,也就是逾 22 萬老人可能有肌少症問題,也讓肌少症近年日益受到關注與重視。

肌少症是老年病症候群的一種表現,簡單來說是隨著年齡老化,人體骨骼肌肉質量減少、功能降低,而出現走不快的「蝸牛速」、站不穩的「軟腳蝦」,以及握力不佳的「奶油手」等症狀,進一步可能造成失能、跌倒、住院,甚至提高疾病發生率以及死亡的併發症。

來源:《大家健康》 2017 年 9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大家健康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