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 引發了大問題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2015-11-14 00:02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報導,自雷曼兄弟銀行於2008年9月倒閉後,全球央行已透過量化寬鬆計劃(QE),挹注了逾12兆美元進入金融市場。現在,逾26兆的政府債券在交易中,殖利率低於1%,逾6兆美元債券更淪落至負殖利率。
根據決策官員指出,這些政策對經濟復甦至為重要。
股市市值已見增加,但仍依賴低利率與大量的流動性。其對實質經濟的影響則不明。決策官員聲稱,沒有這些行動支撐經濟成長,則就業與投資將疲弱得多。
無論初步的效果如何,低利率與非傳統貨幣政策,已愈來愈出現反效果。
市場預期,美國就業數據轉強將於12月推高利率。但讓人困惑的是,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卻暗示,如果情況需要,可能推出進一步QE計劃,甚至採行負利率。
在歐洲,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暗示,他將考慮很快進一步降低利率。許多歐洲國家央行已採行負存款利率政策。歐洲央行為-0.20%。瑞士為-0.75%,瑞典為-0.35%。
央行官員聲稱,需要升息的情況有限。儘管貨幣振興措施創新高,但經濟成長卻依舊貧乏。過去幾年,經濟活動預測總是下修。通貨膨脹消退與通貨緊縮壓力仍然依舊,低商品價格-尤其能源價格--可能持續。
低利率為全球存款人與退休人員,製造了問題,退休基金的資金不足壓力日益嚴重。低利率還扭曲了金融市場,在股價,房地產與其他投資上,製造了泡沫。
例如,在日本,利率接近零已近十年。日本央行推出了九輪QE,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已接近GDP的70%。該央行持有一大部份發行在外的政府債券與股票。但這些政策並未能恢復經濟成長。
由於貿易與貨幣戰爭持續,進一步降息的效果亦告消退。一國降息,往往被其他國家競爭性的調低利率所抵銷。儘管決策官員否認,各國仍利用貨幣政策,讓匯率貶值,以增加競爭力,攫取更多的全球需求。
維持利率於緊急狀態低水平一段更長期間,會讓升息至更正常水平,變得更加困難。低利率往往造成債務上升,此時升息,將更增加債務負擔。美國可能升息一碼,引發了投資人擔憂,便是鮮明例證。
在美國,利率上升一個百分點,美國政府的利息支出將較目前的4000億美元再增加約1800億美元,這將使得預算赤字與政府債務進一步上升。約2.5%至3.0%的正常利率,今日卻足以破壞美國金融與經濟的穩定性。
低利率與QE,亦降低了政策改變的政治胃口。低利率還壓低了財政改革,削減債務與結構性改革的意願。
由於低利率持續,資產市場--尤其股市--不斷上漲。但低利率反應的是經濟活動減緩與經濟疲弱,而非強勢。這意味,到了某時,重新評估資產價格將無可避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