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看看這篇文章 你就不用為手機的預裝軟煩惱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12 11:10


本文來自太平洋電腦網

安卓系統發展至今經歷了多個版本的更新迭代,而最新的Android 6.0基本已經看不到什麼令人激動的新特性了。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開發者不思進取、江郎才盡,而是整個系統生態已經趨於完整。(無論是原生安卓還是國內基於安卓定製的第三方系統,都等待硬件領域的革命性創新技術。)安卓系統整合的服務/軟件越來越多,但不少用戶都希望系統能“乾淨”一點,畢竟很多內置軟件使用的頻率都非常少,甚至完全不使用,究竟哪些是沒有什麼luan用的呢?下面不完全盤點一下。


為何要內置這些軟件

對於品牌類軟件(也就是“牌子”+“管家”/“網盤”一類的),廠商整合是因為想擴大軟件的用戶群體,讓廠商能更好地調查用戶用機習慣,而用戶也因此更加依賴這類軟件,造成以后換機也更樂意買回這個牌子的手機。

而對於第三方軟件,例如某寶、某快傳,手機廠商預裝這類軟件是為了領取軟件開發商的一些“補貼”。

無luan用但必須內置的軟件

手機預裝沒luan用的軟件確實不少,例如自帶的視頻/音樂播放器,自帶輸入法(指原生)等等,這些內置的軟件往往設計較為簡陋,而且功能上面也僅是保留了最基本的。

舉個例子,手機自帶音樂播放器僅有音樂播放界面,歌曲列表以及一些非常“基本”的功能,看回現在相當多用戶喜歡下載第三方播放器,例如QQ音樂,多米,蝦米等等,這些軟件除了基本的播放功能之外,還擁有自家的音樂庫,更加方便用戶去在試聽或下載音樂。而且第三方軟件的使用習慣也和中國用戶非常契合,那自帶的播放器就顯得有點多余了。

但機智的是現在不少廠商已經選擇與各大在音樂資源庫合作,在功能的豐富程度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用戶界面也非常友好,但筆者還是接觸過某些內置音樂播放器的音樂庫“老掉了牙”,它們的音樂資源從來不更新,音樂榜單,新歌推薦一類都是非常陳舊的,而且播放器的界面設計也較為粗糙,這種表面看起來“似模似樣”的資源庫和欺詐確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這裏筆者就不點名了。

另外,還有自帶輸入法,同樣是手機用戶必換的軟件之一,具體原因大家都知道這裏不過多闡述。而為什麼這類軟件無luan用但必須內置呢?那是因為這類軟件通常連接系統的模組,例如相機通常會有最近拍攝的照片/視頻,當用戶點擊之后,系統就會激活自帶的相冊/視頻播放器去瀏覽你的檔案,所以沒有這些軟件,許多功能就不能完成對應的映射。

筆者認為,最佳的解決方案是在手機激活的時候讓用戶有關於預裝應用的選擇,例如激活時可以讓用戶選擇不同的輸入法,激活后系統會把其他(選擇之外)輸入法的安裝包自動刪除,相信即使系統刷機包體積大點用戶也能接受。

無luan用但不必內置的軟件

完必須內置的無luan用軟件,那就要提提“真”無luan用的軟件了。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像XX生活(XX指手機品牌)、XX錢包以及一系列XX商城,某寶,某東等軟件。其中的一些我們會用到,但往往這類軟件的預裝版本比較舊,通常首次使用便要求更新,那還不如讓用戶去直接下載一個最新的。

而XX錢包一類的理財軟件更是找不到什麼實際的用處,畢竟支付寶,微信錢包已經相當普及,實在沒必要把錢放多一個地方,免得以后還有手機被盜導致財務損失的后顧之憂。還有一系列XX網盤類軟件,通常使用網盤的用戶都習慣性得把資料上傳到一個常用的網盤上,可能是百度,可能是360,這些網盤功能已經較為完善,用戶也就沒必要把資料上傳到手機自帶的XX網盤,而且不少自帶網盤有自動上傳(備份)功能,不懂設置的朋友也會因此被白扣流量。

精簡系統的三個方法

相信大家對自己手機上繁冗的系統都已經厭煩不已,在廠商沒有實際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只能靠我們自己想辦法了,這裏我們拋磚引玉,給大家提供三個方法供參考。

卸載:有些廠商還是比較良心,對於手機預裝的軟件採取了用戶可卸載的模式,用戶不想用直接刪掉就可以。但是,這主要針對的是第三方合作的預裝軟件,像微博、微信、Facebook、淘寶、商城之類,至於廠商自己的服務、程序就沒辦法卸載,而必須獲取手機Root權限之后才可操作。(Root有風險,請謹慎操作)

禁用:對於不想使用的預裝軟件又遇到無法卸載的狀況,為了讓用戶用起來“開心”一些,就唯有採取“眼不見為凈”的方法,在系統設置,全部應用中把不想看到的應用禁用掉,這樣案頭的表徵圖會消失,后台也不會有該軟件的常駐內存。

刷機:最后一個方法就比較簡單暴力了,就是直接刷機,找個精簡版/第三方ROM給手機刷上即可,這也是最徹底乾淨的措施。(刷機有風險,操作前請查刷機/保修資料)

總結:是時候給系統做個減法了

智能手機系統在經過3、4年的突飛猛進之后,已經呈現出臃腫、同質化的疲態,而用戶最需要的卻只是一個簡單,高效的作業系統。內置軟件/功能的大幅增加並不一定能換來用戶體驗上的改善,還不如好好優化流暢度,完善系統出現的bug,減少預裝來得實際。

事實上,也有廠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推出了主打幹凈純凈的系統,市場反饋都比較積極正面。所以,面對“有所為”的利益誘惑,更有勇氣的做法是以用戶體驗為上的“有所不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