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加入SDR對美元地位沖擊微乎其微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期待在將人民幣納入SDR問題上取得積極進展。海通證券日前發布研究報告認為,人民幣加入SDR對美元的地位影響微乎其微,美元在外匯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仍然難以撼動。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美元外匯市場規模龐大,在外匯交易和國際外匯儲備中占比均處於高位,同時美元也充當著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中最主要的結算貨幣;其二,從交易成本考慮,使用美元作為中心媒介貨幣能夠大幅減少交易成本,產生規模效應,這也是美元能夠至今保持並鞏固其優勢地位的重要原因。
報告指出,首先,全球約有90%的外匯交易都使用美元,其作為一種交換媒介,是外匯市場銀行間交易頻率最高的貨幣,也意味著美元是一國政府干預外匯市場、調控匯率的重要手段。美元是一種國際價值儲藏手段。2014年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顯示,美元占比達到63.7%,而歐元僅為美元的三分之一。
其次,從國際貿易來看,雖然部分歐洲工業國家傾向於用本國貨幣進行出口結算,但是從全球來看,尤其是亞洲國家,美元仍然是世界貿易最主要的記賬單位。韓國工業化程度較高,從韓國的對外貿易計價貨幣來看,美元占比達80%以上。相比之下,亞洲其他小型經濟體對美元的依賴程度更甚,在對外貿易中,美元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
再次,將美元作為中心媒介貨幣可減少交易成本,因此其主導地位得以維持鞏固。雖然美元霸權地位使得世界需要承受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性風險,但是美元作為國際兌換的中心貨幣一直延續至今。理論上,使用一種貨幣作為中心媒介貨幣,可以大幅減少交易市場的數量,因而成為節約交易成本最自然的方式。
回顧歷史,歐元崛起對美元霸權地位帶來了沖擊,卻仍無法撼動美元的主導地位,尤其是歐洲債務危機以來,美元地位更加鞏固。歐元自誕生以來對美元匯率不斷上升,對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造成了沖擊。從2002年至2009年,歐元外匯儲備占比逐漸上升至27.8%,美元受擠壓占比減少,從2002年的67.1%降至62.1%,但也保持在60%以上。
報告同時指出,自2009年歐債危機以來,不確定性的上升使得歐元面臨貶值壓力,外匯儲備占比也逐漸下滑。2014年歐元外匯儲備占比降至21%,美元相比較而言又成為了“安全”的貨幣。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