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39億美元收購HomeAway Expedia抵禦Airbnb衝擊

鉅亨網新聞中心


見習記者倪雨晴廣州報導

日前,在旅遊巨頭Expedia發布公告,稱將以39億美元全資收購房屋租賃網站HomeAway公司。此次交易刷新了今年在旅遊行業的收購金額。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Expedia將以現金加股票的交易形式收購HomeAway全部股票。具體來,HomeAway的股票折合每股現金10.15美元和0.265股Expedia的普通股。


目前,雙方董事會已經全票通過此次交易,但仍需等待HomeAway股東大會以及監管部門審批,預計交易將於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

據悉,HomeAway主營度假房屋出租的業務,其網站提供了190個國家的100多萬條假期房屋出租信息。

機遇還是肋

成立於2004年的HomeAway經營房屋租賃市場多年,通過密集地收購網站和房,在下擁有龐大的房源基礎,並在2011年上市,成為“民宿一哥”。朱正煜分析道,“HomeAway是非標準制式的領先者,隨人們度假的需求越來越高,對Expedia來,這將是一個有力補充。HomeAway則需要導流,Expedia可以提供用戶和流量。”

然而,表面上看起來互利的交易,是否真的能夠擊中各自痛點?

小豬短租CEO陳馳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Homeaway公司經營時間比較長,最近幾年在戰略上沒有太多變化。HomeAway從垂直信息切入,原有的商業模式比較陳舊,現在嘗試做一些改變 ,從listing的模式做到在交易。但是這個轉化好像不太堅決,從財報上看,在閉環交易占的比例很小,不能形成基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在生態系統。”

據悉,HomeAway的定位是做度假屋的租賃,房屋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兩類,一是二房東;二是托管機構。近幾年,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租賃信息展示,向房主收取佣金。

在此基礎上,陳馳表示,HomeAway比較僵化,行動力不足,Expedia是否做了很好的選擇,需要打問號。“Expedia或許是要依托HomeAway佈局OTA之外的業務,但這對於Expedia這樣大體量的公司是很大的挑戰,因為運營和理念都不一樣。”

此次收購,對於Expedia而言,在房屋租賃市場上大有超越Priceline之勢,但是股價一直徘徊於30多美元的HomeAway究竟是機遇還是肋,目前尚不能辨。

共享經濟差異化

近兩年,OTA巨頭們收購的腳步不停,從2013年到2015年,Expedia陸續收購了Trivago、Wotif、Travelocity、Orbitz等在旅遊企業;Priceline則收購了Kayak、Qlika、Hotel Ninjas、Buuteeq、OpenTable、PriceMatch等圍繞旅遊、訂餐的相關公司。

在中國市場上,Pricline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對攜程投資了5億美元和2.5億美元;而Expedia則將藝龍和酷訊出售。

據悉,Expedia目前正專注於擴大旅遊休閒服務,此次39億美元收購度假房屋租賃網站,足見其野心。事實上,Priceline旗下的Booking網站也已經展開了相關業務。

這與近年崛起的Airbnb所帶來的衝擊不無關係,傳播共享經濟的Airbnb也是HomeAway的最大競爭對手。不同於HomeAway的度假屋定位,Airbnb的房屋定位更加廣泛,城市中的居民都可以參與,個人房源居多,種類更加豐富。更重要的是,Airbnb是一個在交易的大平台,以一種更新的互聯網模式形成在交易閉環。

對於Expedia和Priceline來,Airbnb的威脅來自於和OTA業務的交集。陳馳告訴記者,“在東南亞等旅行目的地,Airbnb和Booking的供給生交叉,一些公寓式的管理集團也會把Airbnb當做一個新型的平台去推廣。包括台灣的很多民宿,把Airbnb當做和Priceline一樣的銷售渠道。”即使是有穩定盈利能力的Priceline和Expedia,也對Airbnb等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有所忌憚。

國內的旅遊市場中,效仿Airbnb和HomeAway的短租O2O公司也紛紛崛起,如途家網、小豬短租、住百家等。其中,途家網曾獲HomeAway的投資,欲做中國的“Airbnb+HomeAway”。據陳馳介紹,主打“人情味”的小豬短租在運營思路上有些差別,更加本土化,深耕下服務。在下的服務鏈和供應鏈上解決拼接、體驗等問題。

目前,這些短租平台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還沒有出現像Airbnb這樣的巨頭。即使是當下如火如荼的Airbnb,也經歷了慢熱的發跡過程。另一廂,由於國內國外度假、旅行文化上的差異,市場也有較大的差異。一方面,國外的度假頻率高,並且旅行者中跟團比例低,對於垂直品的需求會更高;另一方面,國外的信用體系更為成熟,國內還在培養階段。客觀上看,國外酒店相對昂貴,出現低價、優質體驗的個人房源,自然受到用戶青睞。

在OTA領域,國內的攜程也是一路投資、收購,近日與去哪兒合併,成為國內在旅遊的寡頭。陳馳表示,“OTA市場寡頭出現是一個暫時的現象,航空公司和酒店 兩個最主要的品提供商,他們有意願也有力量,不讓寡頭出現,所以長期來會有變數。從旅遊的在滲透率來看,美國超過40%,中國只有15%左右,新公司仍有機會去做新的鏈條。”

(編輯:黃鍇,如有意見建議請聯繫:huangk@@21jingji.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