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顧問:農村電商是一朵“帶刺的玫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03 10:34
2015年開年,農村電商便呈現出較高的活躍度,眾多電商巨頭都扎入農村電商建設的發展建設中。京東高調宣布要開500家縣級銷售服務中心,阿里巴巴則揚言將投入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農村服務站。蘇寧易購也表示未來5年將建1萬家自營服務站,覆蓋全國1/4的鄉鎮。
四到六線城市成電商巨頭“熱餑餑”
事實上,2014年下半年電商巨頭的渠道下沉趨勢已現雛形,2014年12月12日,京東進駐河北趙縣,當月18日,阿里農村網點“清遠試點”正式揭牌。而早在一年多以前,蘇寧憑借自身的實體零售渠道優勢已經在農村電商方面未雨綢繆,其將原先三四線城市的代購點、收購服務網點進行升級改造,成為了集銷售、物流、售后、客戶等功能為一體的蘇寧易購服務站。
從當前的農村電商發展來看,蘇寧無疑遙遙領先,實體銷售渠道是其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優勢。其只要將已有的代購點、收購服務網點進行轉型,便能成為其進軍農村電商的“利器”。在這一點上,蘇寧和京東、阿里等並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京東與阿里欲反超蘇寧還需有更大的付出。這意味著農村電商或成為蘇寧彎道超車的反攻點。
中投顧問董事、研究總監郭凡禮表示,當前各大電商巨頭都將手伸向農村電商領域主要是由於農村電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有望成為繼跨境電商之后的又一大新興業務。城市電商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潛力已經基本釋放,增速逐漸放緩。但多數電商巨頭已經上市,追求持續高速發展成為了它們的共同目標。一旦電商市場有藍海出現,它們自然趨之若鶩。
隨著新農村建設以及城鎮化發展,四到六線城市的收入水平已經得到了較大改善,加之這部分地區輻射面廣闊,充分利用將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購買力。網購的習慣也正從一二線城市逐漸向四到六線城市擴散。在四到六線城市發展電商基本條件已經形成,各道電商巨頭忙著轉移戰場也是必然之勢。
“土貨”有望從鄉村向城市“逆襲”
在農藥過量、激素蔬菜頻現的今天,人們對無污染農作物的渴求已經達到高點,一些高收入的城市人群甚至會在城郊承保一方土地專門種菜,以躲避被農藥、激素等污染了的蔬菜。每當過節回家,一些在城市的上班、打工族也必會帶一些家鄉土特產。這些現象均表明了農村的“土貨”在城市大有市場。一方面是由於“土貨”通常較為原生態,污染、添加成分較少;另一方面,“土貨”特產品種豐富,基本保留傳統工藝,難以在市面上購買,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嘗鮮心理。
“土貨”其實長久以來處於“養在深閨人不知”的狀態,其避免了工業化大批次生產,在營養、口味、食品安全等方面優於普通產品。但是之前渠道不通,“土貨”難以向城市進攻。農村電商的發展在方便農村人群購物的同時,也為“土貨”逆襲城市奠定了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土貨”目前在品牌化、專業化發展上基本從零開始,雖然“土貨”優勢較多,但是如果在品牌包裝、銷售運營等環節沒有優勢,也難以獲得市場青睞。而且之后需要警惕魚龍混雜情況的出現,農村電商應該及時建立一套監管體系,防止劣等“土貨”影響消費者購買積極性。
勿小看農村電商的發展難度
現在各大電商巨頭在農村電商領域正忙得不亦樂乎,但是農村電商這活的難度到底有多大,農村電商的普及還需多長時間呢?其實當前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多。如互聯網普及率、生產、銷售、物流等。
農村的互聯網使用率遠沒有城市高,這將使農村電商的培育期可能相對較長。農村人群對電商運營的基礎較薄,大部分人沒有接觸過,需要電商企業投入較大精力向農村輸入經營經驗,帶動一些品牌的生產、銷售。而農村人口分散對於物流而言也是個不小挑戰,物流建設成本將較高。此外,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相關法律也需逐步完善,否則將成為農村電商長遠發展的重大隱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