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川普的經濟腳本 吳中書教你台灣如何軋上一角?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16-11-27 09:11
自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全球市場都在擔心貿易保護意識抬頭,後續恐掀起一連串的大動盪,台灣夾在中美蠢蠢欲動的貿易戰中該如何求生存?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就美國、中國經濟局勢各面向分析,預期中國將趁美國退出 TPP 的聲浪高漲更加坐大,更憂心台灣不僅加入 TPP 難上加難,恐怕連南向也沒想像中容易…
美國人做了正確決策?川普當選其實對美國經濟加分…
除了全球主要出口國家剉咧等,也有質疑聲音是,美國若真廢掉 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對美國本身難道沒有衝擊?川普真的有辦法將製造業拉回國內嗎?吳中書對此解釋,對美國的衝擊就看美國人自己如何去解讀不同的面向。
川普政見將經濟重心轉以內需為重,透過節省國防預算、降低營所稅等策略來強化美國經濟,「對美國而言不是太差的決策、有助減少美國債務」,「說老實話對美國經濟是加分」。
然而,川普上台造成的負面因素是讓美國產生分化,包括種族、階層的分化,若因此造成企業減少投資、甚至部分美國人移民,恐怕會造成紛擾,重點還是要看川普後續的執政行為。
沒美國強力主導台灣難加入 TPP 川普上任後更是難上加難!
台灣還沒加入 TPP,川普就說上任首日要退出 TPP,到底台灣該怎麼辦?吳中書說明,TPP 中有 12 個會員國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因此,台灣要加入難度很高,「若美國強力主導,我們仍有機會去銜接第二階段的談判」,然而,川普目前看來執意反對 TPP,預料短期至少會耽擱 1-2 年。
吳中書解釋,加入 TPP 好處是與重大貿易國家皆可直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無須一個一個再談,台灣許多法規也可與國際快速接軌,對於產業國際化有不小助力;不過,由於關稅減讓多達 99%,勢必有些競爭力不足或事長期受保或的產業將受衝擊。
搭美大選 歐美反對自由貿易聲浪高漲 中國正趁勢坐大…
自由貿易並非沒有反對力量,韓國農業有強烈聲浪強烈、歐債危機過後歐豬國家也有脫離歐元區的雜音,只是最後仍達成協議,然而,這次美國總統大選,醞釀出不支持自由貿易更強大的聲浪,川普尤其搭上此風潮。於是,吳中書預料,短期美國在川普的領導下,TPP 至少繼續擱置 1-2 年,在此同時,歐洲地區進一步談判也不容易,自由貿易發展的速度恐將放緩。
吳中書提醒,要注意的是,中國對外擴展的步伐並未放慢,除了與韓國簽訂 FTA,更透過一帶一路逐步建立起具亞洲色彩的貿易協定區,他擔憂地說「亞投行加入成員,已經比亞洲開發銀行還多了」。
另一方面,即便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但維持經濟成長率 (GDP) 在 6.5% 以上不是問題,比起已開發國家的 2-3% 還是多出 1 倍,又有 13 億人口紅利,國際地位舉足輕重,東西方一比較「此消彼漲」,明顯看來,川普作風恐對美國在國際事務推動上不利,對台灣的影響就是「台灣在兩強之間壓力很大」。
中國主導範圍不斷擴大 台灣還能與其楚河漢界?
就產業面來觀察,吳中書認為,川普即便主張製造業移回美國,或許部分產業給予誘因如租稅減免,可能慢慢遷回,但整體來看難度很高,原因在於短期間產業鏈重新布局成本很高。
即便如此,吳中書語重心長,「美國這樣的思維對於我代工出口的模式確實不利」、「川普重視國內,國際貿易量未來勢必下滑,而台灣以代工為主,短期要轉型又有困難,這時,就看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了」。
他坦言,若台灣對中國要採取楚河漢界,隨著中國主導區域越來越大,恐怕台灣的經濟前景將面臨很大的威脅,那麼,既然往東困難,又不願往西,如何突破?
夾在中美之間 台灣可仿效新加坡拉攏歐洲
吳中書提出短期解困之道─台灣可以仿效新加坡的作法「盡量拉攏歐洲」,主要因歐債危機過後歐洲國也想往外擴展,而台灣產品具有利基;同時,在政治面「情勢險峻」的壓力下,必須快速提升自我競爭力、產業轉型,設法儘速使法規與國際接軌。
不僅有國際上面臨的壓力,吳中書表示,現階段台灣還處於連內資都不願大舉投資的窘境,建議可學習愛爾蘭在歐豬過後痛定思痛、加緊改革的態度,學習德國加強專業技術培養、將人才適得其所發揮,「不怕有衝擊,就怕不改變」。
他強調,台灣有人才優勢、許多產業已深化國際布局具備競爭力,只是缺乏跨業整合例如將傳統產業融入文創、服務業加值等等」。
台灣大廠不可單打獨鬥!領先產業仍需整合
事實上,台灣經濟前景並非太過悲觀,吳中書說明,今年台積電合併營收可望贏過英特爾,這是相當不容易之事,而日月光與矽品合併,強化了 IC 封測產業整體競爭力,這些都是加分的,「台灣各廠商若是太過單打獨鬥,打不贏中國的國際大廠,台灣應讓具備優勢的產業繼續維持優勢,目前狀況是不缺資金、缺乏整合」。
除了半導體,吳中書也看好台灣機器零組件、紡織業的競爭實力,以及正在積極推展的金融科技 (FinTech)、台灣年輕人的創新能力等。
中國一帶一路推展 台灣新南向沒想像中容易 可善用這個利器!
台灣正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不過,中國的一帶一路可說是幾乎把東南亞所有國家納入,在這樣的環境下,新南向會遇到哪些困境?吳中書強調,在南向之際「不要試圖去建立官方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台灣有個利器─與新加坡和紐西蘭已簽了自由貿易協定,而新加坡又是亞洲國家簽最多自由貿易協定者,可透過與其的既有關係擴展南向經貿,「別忘了東南亞也有許多來台留學生,若非著眼官方交流,而是透過文化交流,也會歡迎並需要與我國的實質合作」。
問題在於,東協地區很廣、人口很龐大,每個國家都有自身問題,政府如何聚焦?若是採取新東向,那麼也要需深究美國要投資什麼。吳中書說,其實能布局的產業、廠商多半已經在東協了,新南向鼓勵什麼?我們需要的是更了解如何協助這些廠商進一步的布局、並協助規避風險。
多隻黑天鵝蠢動 留意中國十九大之後的政經情勢
今年以來英國脫歐、川普當選都讓黑天鵝一一成真,吳中書說,後續還會有不少黑天鵝冒出來,包括義大利年底選舉、中國十九大之後的政經情勢等。
他進一步說明,英國脫歐「怎麼脫會有不同的衝擊」,而 12 月初義大利將舉行憲改公投,不排除公投結果恐再打亂國際秩序,而中共十九大明年舉行也將是中國政經局勢如何發展很大關鍵,再加上國際油價動盪,油價若跌得太深恐使產油國如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經濟更雪上加霜,而國際大型銀行財務脆弱,也值得擔憂。
儘管眾多黑天鵝蠢蠢欲動,就看國際經濟慢慢復甦的力道是否可減輕這些衝擊。
- 安全可靠的多資產平台!靈活槓桿 免費模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大戶買散戶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