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揭開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的驚天大陰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09 08:32


有評論文章指出,近些年,“失去的十年”或“失去的二十年”再次成為很多學者評定日本經濟狀態的最多用語,眾多評論也拿日本經濟“衰退”作為衡量中日爭端之間誰強誰弱的依據,一時間日本經濟又被人拿出來討論和評判。然后這背后卻有著日本政府的“驚天陰謀”,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日本人喜歡“唱衰”自己


其實,不僅僅是在中國輿論下有著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之說,日本人自己也同樣在大肆呈現日本經濟衰退論。在日本國內從政府到學者也將“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演繹得“淋漓盡致”。

自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之后,“日本完蛋了”“日本從此以后將瀟灑地走向衰落”“日本是19世紀的英國”等論調開始取代“日本神話論”“21世紀是日本的世紀”“日本是不可戰勝”等論調。尤其是2001年3月,已經年逾八旬的日本前首相宮澤喜一親自上陣宣稱日本經濟面臨崩潰,正式拉開了“日本經濟崩潰論”的序幕。

“日本失去的十年”始於1991年,當時日本國內經濟陷入困局。日本經濟界將1993年稱為“厄年”,用以形容經濟蕭條、政治腐敗之嚴重。當時的日本報紙更形容日本國內經濟為“好訊息難聞一件,壞訊息常聽八九”。有著“日本經濟內閣”之稱的經團聯則聲稱:“這將是戰后最長的一次蕭條。”

到了1998年,田原總一郎、山田厚史兩位記者寫了《日本再敗北》一書,讓“失落”成了日本國民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2000年,日本智庫“21世紀日本的構想”懇談會發表一份報告稱:“泡沫經濟的破滅不僅在經濟領域產生了腐蝕作用,而且蔓延到政治及社會領域,甚至包括我們所賴以安身立命的價值感和倫理規範。我們還未來得及在國民中形成一個富裕社會所應有的倫理道德觀念時,就經歷了90年代的挫折,被卷入全球化的時代大潮中。”

2008年出版《大衰退》一書的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曾經這樣描述日本在“失去的十年”里所承受的經濟損失:“這是人類在和平時期里所受的最大一次損失。泡沫經濟的破滅使日本一共損失了1500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過去三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

直到現在,日本還在竭力呈現“失去的二十年”。2011年1月,日本央行發布數據稱,日本該年大型制造業信心指數下降,是自2009年3月以來的第一次。2012年1月16日,日本央行發布的地區經濟報告顯示,日本經濟復甦處於停滯狀態。2012年9月14日,日本經濟財政擔當相古川元久向相關閣僚會議commit了9月份月度經濟報告,報告對整體經濟形勢的評估為“回暖趨勢出現停滯跡象”,連續兩個月作出下調。

除了日本國內“宣揚”日本經濟衰退假象,國際上也附和著這種說法,20世紀90年代末期國外輿論亦在唱衰日本。

1999年6月21日,美國《時代》周刊以“日本綜合症”為題撰文,奉勸人們不要在日本的復甦問題上下注;同年12月28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刊登了一篇名為“日本仍是發達國家中的‘病號’”的文章;德國的《明鏡》周刊則在2000年1月3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告別儒家學說”的文章,稱:“這次幾乎沒有人敢預言日本經濟會轟動性地東山再起。表明經濟迅速、持久復甦的信號似乎很弱,而且往往充滿著矛盾。”

對於國際上的唱衰論調,日本國內不但沒有反擊和恐慌,反而應聲附和,略顯蹊蹺。然而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經濟妄想,不難看出,這是日本國家戰略選擇的“高明之處”。

另外的“1.8個日本”

在普遍唱衰的背景下,日本經濟真如預見的那么糟嗎?答案是否定的。

2010年夏天,英國《衛報》網站發表評論文章稱,日本的發展方式可能被長期誤讀:“全球經濟正在衰退。在美國,失業率接近10%,中產階級的退休前景堪憂。在歐洲,各國都有自己的問題。那么,我們該怎樣看待這樣一個國家:在那里,失業率始終不高,犯罪率很低,貧富差距現象不明顯,全民享受醫療保險,人口預期壽命全球領先。”

2011年8月28日,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日本問題專家唐淳風發表文章稱,今天世界上,在日本本土國家之外,還存在“1.8個日本”。這“1.8個日本”指的即是日本的海外資產和海外產業。“1.8個日本”是日本的雄厚“家底”,在對其經濟地位、經濟狀況進行判斷時決不能忽視。可以說,日本是真正享受到全球化紅利的國家,而且只有日本才是。

日本政府很早前就有構建“成熟的債權國”的圖謀,首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對外直接投資的比重,以與美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深層博弈。

20世紀80年代,受國內生產高成本的影響,一些大型制造業不得不將部分生產環節移至國外,在低成本地區生產,形成了產業史上第一次全國性大規模戰略轉移。亞洲金融危機后,亞洲新興國家出口成本降低,大大擠壓了日本的出口市場,日本進行了第二次產業大規模戰略轉移,而這次則是包括制造業、物流業等在內的全方位轉移。

兩次“戰略性”轉移外加80年代日元升值導致的日本海外權益瘋狂收購,鑄就了當前日本巨大的離岸經濟。

2012年2月16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011年日本對外投資額達1156.3億美元,同比增長102.1%。日本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收益比上年增長34%,達到38136億日元(478.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來自海外子公司的企業分紅收入實現25000億日元(約合312.5億美元)的順差,同比增長6%,連續8年保持增長。

其中,日本三井物產(屬三井財團)、三菱商事(屬三菱財團)等七大綜合商社在2011年對外投資總額達3.18萬億日元(約合397.5億美元),大幅超過歷史尖峰2.35萬億日元(約合293.8億美元)。並且,這七家公司2011年來自海外子公司的分紅收入就超過125億美元。紅利收益主要來自海外油氣田、礦山的資源開發權益和電力基礎設施項目收益。

2012年5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2010財年海外事業活動基本調查》顯示,當年日本海外法人(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總計18599家,工作人員499萬人,日本全產業海外銷售額達到183.2萬億日元(約合2.2萬億美元)。

5月22日,日本財務省公布2011年底海外資產負債余額。公布資料顯示日本企業、政府和個人持有海外凈資產253.01萬億日元(3.1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0.6%,時隔兩年再次實現增長。日本連續21年保持全球最大債權國位置。

6月14日,《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一篇文章引用日本銀行業巨頭瑞穗金融集團首席執行長佐藤康博的話:“日資公司感覺自己別無選擇,唯有奮力開辟海外市場。”該報更是認為,受充裕的現金儲備和日元走強推動,日資公司正掀起日本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外投資熱潮。

真實的“失去的十年”

在普遍認定的“失去的十年”中,日本到底又是在用怎樣一種方式走到如今呢?事實上,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的10年里,已經利用所謂經濟低迷完成了經濟轉型,只是衰退論調掩蓋下的陰謀從未揭開。

人們普遍認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可以很好地說明日本在1991年以后的10年中失去的經濟優勢,這也是形成日本“十年低迷”“失去的十年”認識的統計基礎。然而,若論gnp(國民生產總值,1994年改稱為“國民總收入”),日本經濟卻沒有那么糟糕。這點需要正視。

日本東京大學青年學者卞恒沁曾說,在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在“最深的絕望里”里發現了“最美麗的驚喜”。1989年,日本四大證券公司在歐洲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的77.9%為擔保債券,其中87.1%面向日系企業發行,足見日本企業海外生產之規模。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統計,2000年日本海外企業生產率增長14.5%,海外企業的銷售總額高達13162億美元,全部產品的80%都在當地銷售,只有20%回銷國內。

1991到2001年,日本海外總資產年均增長3.1%,凈資產年均增長13.9%,均高於同期日本gdp增幅。更為可怕的是,到2000年的前5年中,日本投到設備技術開發和刺激生產上的資金已經高達1000萬億日元,約合9萬多億美元。20世紀90年代,日本擁有的美國國債達2000多億美元,對外的純資產金額為8910億美元,是居第二位的德國1818億美元的4倍多。

2001年,日本海外總資產達到2.9萬億美元,相當於日本gdp的75%;海外凈資產1.5萬億美元,超過我國gdp總量;海外制造業銷售額4348億美元,與日本出口相當。

日本gdp與gnp為何形成如此狀態?其實並不難理解。日本著名的制造業研究專家藤本隆宏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日本在全球的商業版面是一種“雁行形態”:本土企業為雁頭,掌握最上游的產品和技術;其次是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主要為日本技術做配套;最後才是中國大陸地區所扮演的“雁尾”角色,為日本制造業做組裝,處於產業鏈的最下游。

事實上,“失去的十年”里日本國內gdp也並未如想象中的那么壞。日本經濟在90年代取得了gdp年均增長1.5%的成績,其經濟總量在十年中總計增長了10%。2002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約為4.8萬億美元,約合40萬億人民幣,次於美國的8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從未讓其失業率上升到5.5%以上。

常駐東京的愛爾蘭記者、作家和經濟評論員埃蒙芬格爾頓2012年1月8日發表於《紐約時報》的文章寫道:“自‘失去的十年’開始后,東京建造超過500英尺的摩天大樓有81棟,相比之下,紐約64棟,芝加哥48棟,洛杉磯有7棟。”

就是這樣,日本在“失去的十年”中享受著“失敗者”的喜悅,香港《每周財經動向》曾在2003年11月17日的文章中說:“今天你若去東京,穿行在銀座大街摩肩接踵的人流和川流不息的車流中,很難想象這里會與‘經濟危機’聯系在一起。”但日本順從地接受衰退之說,背后又有何陰謀?值得考量。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