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登陸本港之後:改革之路上下求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19 13:09
香港, 2016 年 9 月 19 日 - (亞太商訊) - 光大證券上月在港上市,一路可謂賺盡眼球。用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在上市儀式上的說法是,「坐著深港通的快車」登場。 「深港通」機制不日推出的消息與光證上市同期而至,消息發出當日在港上市券商的股價上漲高達十分之一,光大證券也勢必受益。和其內地上市的 A 股相比,光大證券 H 股的發行價本身就已經相當誘人。光證是次上市,夾帶著市場理所當然的期待,也有些許質疑,細數之,看點頗多。
「光大」基因加持
作為光大集團旗下的核心金融服務平臺,光證可謂出生優渥。有鑒于「光大」基因,光大證券名號幷非空響,集團品牌及戰略文化無不對光證經營理念和戰略方向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其業務架構與傳統中資券商大不相同。細看光大體系,國務院位于頂層,控管著其全資擁有的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和光大集團,後兩者進而部分擁有上市的光大控股、中國光大銀行和此次香港上市的光大證券。母企的加持自不必說,光大證券也與兄弟公司共享資源,例如與光大銀行和光大永明的合作,促成了其向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獨特資源優勢。是次上市光大證券是光大集團第五家在港上市企業,也由此成爲 “A+H 股” 上市券商,盡享兩地資本市場良機。
改革之路上下求索
這次上市,香港國際發售方面認購踴躍,投資者對公司認可度較高,投資者類型多元化,包括國際國內的長綫和對沖機構投資者、高淨值客戶和企業投資者,提前鎖定恒健國際,中船和中建資本等重磅基石,路演首日即傳國際配售已超購,招股期間已彰顯名門風範。無論從改善光大目前業績的角度來說,還是開展創新性業務的角度,上市集資無疑是光大證券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雖然光證赴港上市看起來理所當然,但其實走到現在, 20 年發展也有苦難。三年前的風波,曾給公司帶來重創。但三年勵精圖治,光大重建內控體系,改變已從制度層面深入至企業文化,時至今日,可謂脫胎換骨。
宏觀來看,金融生態的競爭格局也正經歷著劇烈的變革,廣發等券商上市後表現堪憂,也有人稱光證此次香港上市怕是要面臨風險,但資本市場本身就是風險與機遇幷存。中國證券行業正經歷散戶機構化,傭金市場化等過程,光證有望進一步增加收入。登陸兩地市場的局面已打開,若再把握好深港通大勢,上下求索,未來充滿期待。
Copyright 2016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