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大宗商品的噩夢:中國新常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2月24日晚間消息,據FT,過去十年,中國是大宗商品需求最重要的因素。


始於2000年代初期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主要由中國對基礎設施、房地產的投資引發,中國工廠為全球生產出口商品需要大規模進口原材料。北京2009年的經濟刺激措施進一步提振了需求,而寬鬆信貸又鼓勵了金屬作為貸款抵押品的使用。

中國2000年消費了全球12%的鋼鐵,而今日升至50%。再如鐵礦石等大宗商品,1998年至2008年,中國總需求增長了四倍。

但市場必須適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謂的“新常態”,中國大宗商品需求的突然放緩或轉向將影響全球市場。

中國大宗商品需求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問題是這些轉變是否是結構性的。例銅價走勢如密切追蹤中國經濟數據,其價格已經創下五年新低。中國去年鋼鐵消費下滑,為三十年來首次。

隨中國提高能源消費效能,對石油的需求增長也開始放緩。中國占到2003年至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三分之二,而2014年增長速度為二十年來最慢。

中國經濟轉型,哪些大宗商品最受影響?

原材料與建築和基礎設施密切相關,被稱為“早期周期”大宗商品的鋼鐵、鐵礦石和煤礦,最易受到影響。很多分析師認為,隨房地產市場冷卻,銅需求今明兩年將受挫。

麥格理預計在中國需求增長持平的情境下,2019年銅市場供給過剩將達到200萬噸。對於礦商,這將去除新增能的需要。換種說法,繁榮期注定結束。

哪些商品是亮點?

據IMF,以目前人均收入來看,中國總體大宗商品消費不太可能已經觸頂。相反會逐步轉向高等級的食品和金屬。關鍵驅動因素將是高收入和不斷升高的購買力。

部分食品類大宗商品預計將有不錯表現,牛肉預計將成為增長最快的進口食品,世界糧農組織預計年增長速度將達到7%。隨國內生產增長放緩,奶製品進口預計也將大幅增長。

黃金預計也將受益於可支配收入增長,以及上海黃金交易所等市場基礎設施的增長。

鈀金、鎳和鋅預計也會受益於汽車消費和家庭商品的需求增長。(谷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