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南方小康產業指數介紹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證南方小康產業指數是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接受基金公司委托定制的首條指數。指數以上證180指數樣本股為選樣空間,從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基礎產業中挑選最具代表性的100只上海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代表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主要方向的上市公司的整體狀況,亦為市場提供重要的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
一、中證南方小康產業指數開發背景
根據“十一五”規劃著重發展三大產業的精神,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受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委托編制了中證南方小康產業指數(簡稱小康指數),于2006年初正式對外發布。該指數以上證180指數樣本股為選樣空間,從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基礎產業中分別挑選最具代表性的上海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代表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主要方向的上市公司的整體狀況。小康指數基期為2005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點。
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當初的三大產業概念也悄然發生了轉變,國家政策扶持的重點轉變為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等。以創新技術為推動的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也已經作為新經濟產業的重要部分。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必將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增長點。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不僅僅是產業政策扶持預期大,更主要的是代表著未來經濟產業結構的突破方向,具有更高的成長性和發展空間。因此,為順應新的經濟形勢和產業政策,小康指數的編制方法也與時俱進的進行了部分變更。
今年3月18日,中證指數公司發布公告變更指數編制方案,小康指數以上證180指數樣本股剔除總市值最大的20只股票后剩下的作為樣本空間。對樣本空間內的股票,按其綜合財務指標進行降序排列,選取前100名的股票作為樣本股。將所選取的樣本股按照中證行業分類方法劃分為10個行業,原則上每個行業所占權重最高不超過20%,個股權重最高不超過10%。單個股票的綜合財務指標以營業收入、現金流和凈資產計算。
二、中證小康南方小康產業指數獨特優勢
1、編制計算方法符合當前國際指數創新發展方向
與傳統市值加權指數不同,小康指數采取了非市值加權的計算方式,樣本股的權重分配以公司綜合財務指標的大小來決定。這種新型加權計算方式,符合了當前國際指數創新發展潮流。
長期以來全球絕大部分指數都采用市值加權計算,即股票的市值決定了其在指數中的權重大小。但近年來人們逐漸發現了市值加權方式的一些缺陷,由此一些新型的加權方式開始出現,并成為指數創新的重要方向。
市值加權指數主要以市場有效性假設作為理論基礎,但在實際中,市場的有效性到底如何一直存在很大爭議,無數投資策略都試圖戰勝市場,這也讓市值加權指數的市場地位受到的一定挑戰。一般認為市值加權指數的不足之處在于,當股票價格上漲,市值規模增大的時候,股票在市值加權指數中的權重將會變大,反之亦然。從而那些在過去被高估的股票在指數中的權重會相對較大,而被低估的股票權重會相對較小,這就是所謂的市值加權指數“高配高估股票,低配低估股票”現象。
不少研究都發現,切斷樣本權重與市值之間的聯系,有可能獲得比市值加權指數更好的回報率或風險調整收益,從而希望通過加權方式的改變獲得超過市值加權指數的超額收益成為加權方式不斷創新的源動力,并由此誕生了許多采用非市值加權方式的新指數。高盛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推出了一個收入加權指數基金,并對根據公司利潤進行加權計算指數進行了探索,道瓊斯2003年發布的美國紅利精選指數采用了股息加權方式。后來S&P、Wisdomtree、Morningstar、RAFI、GWA等都推出了各不相同的非市值加權指數。
主要非市值加權指數推出時間
這些指數中主要有等權重、基本面加權、股息加權等。除此之外,近年在指數研究中還出現了風格加權、流動性加權、市盈率加權等各種加權方式。各種非市值加權方式的問世,成為當前國際指數創新發展的新潮流。
受此啟發,新小康指數采用綜合財務指標加權計算,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值加權指數中“高配高估股票,低配低估股票”的現象,在實證檢驗中也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從2005年底至2009年底4年來小康指數收益率為387%,同期可比的上證中盤指數(上證130指數)為347%,上證180指數為256%,小康指數超額收益非常明顯。
2、選樣規則和權重限制確保特色鮮明和配置均衡
新小康指數在樣本選擇、行業配置和個股權重的設計上有四個獨到之處:第一,以上證180指數的樣本為選樣空間,但剔除了總市值最大20只股票;第二,選樣不再以市值為標準,而是以綜合財務指標降序排列,選取綜合財務指標最大的100家公司作為樣本;第三;為防止單一行業過熱而導致的行業權重過大,創造性的實行行業權重最高20%的限制;第四,為了防止個股權重過大造成的指數操縱風險,實行個股權重最高10%的限制。
小康指數的定位,在于綜合反映代表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主要方向的上市公司的整體狀況。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尋求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等為特點的新經濟、新產業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可以說,它們代表著未來經濟產業結構升級的突破方向,具有更高的成長性和發展空間。小康指數將已基本發展成熟的、市值最大20家公司排除在外,其目的就為了將更多的權重賦予還有較高成長潛力,且未來成長路徑將較大程度受惠于國家新的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等產業政策的行業和公司。這樣指數表征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優化發展方向的特點就會更加鮮明。
小康指數不以市值,而以綜合財務指標進行選樣,一定程度可避免將某些被市場熱炒、卻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個股或行業納入指數(或獲得較高權重)。從而獲得較高的投資安全邊際。小康指數創造性的同時實行行業權重限制和個股權重限制,進一步保證了行業配置的相對均衡和穩定。下表顯示了截止2010年5月5日收盤的小康指數行業分布,這些數據表明,小康指數的行業分布不僅體現了穩定和均衡,而且還反映了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前三大行業為工業、材料、金融。工業代表著先進制造業;材料代表著基礎產業;金融代表著現代服務業。行業分布傳承了“十一五”規劃著重發展三大產業的精神。同時,由于權重限制,降低了重化工業等不符合“節能減排”精神的行業權重,增加了現代服務業(信息、通信、物流、旅游、醫療)等“綠色生態”行業權重。
小康指數行業分布(20100505)
三、中證小康南方小康產業指數表現優異
1、歷史超額收益顯著
指數發布以來,從2005年底至2009年底4年來小康指數上漲幅度為387%,是目前上海市場漲幅最高的指數之一,較好地反映了國內經濟增長。而同期上證中盤指數(上證130指數)漲幅為347%、上證180指數為256%、上證50指數為219%,深證成指上漲幅度為378%。與中證指數公司的規模指數相比,小康指數的漲幅比中證200指數的378%、滬深300指數的285%均要高。相比這些市場基準指數,獨具特色的小康指數超額收益非常顯著。
小康指數走勢情況
2、相對同類指數具有較高投資價值
截止2010年5月5日,在我們所比較的同樣主要以中小盤為成份股的指數中,小康指數的市盈率最低,為23.31,低于上證中盤的30.03、中證200的31.79和深證100的27.31。較低的市盈率使得小康指數的投資安全邊際較高。小康指數的市凈率也是所比較指數中最低的,說明該指數突出成長特點的同時兼具價值優勢,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小康指數市盈率和市凈率
綜上所述,中證南方小康產業指數無論從投資理念、計算方法、選樣標準、權重設計,還是業績表現和投資價值,均顯示出一定的獨特優勢和創新特性,基于該指數開發的指數基金產品,將為投資者提供又一優質的投資標的。
推出時間
加權方式
應用
DJ紅利精選系列
2003
每股分紅
指數基金/ETF
S&P等權重
2003
等權重
FTSERAFI指數
2005
基本面價值
FTSEGWA指數
2005
財富
Wisdomtree紅利系列指數
2006
分紅額
Wisdomtree利潤加權系列指數
2007
凈利潤
MorningStar紅利指數
2006
分紅額
ETF
行業
小康指數
滬深300
上證50
上證180
上證中盤(130)
深證100
金融地產
16.463
36.266
59.395
44.718
16.484
23.62
工業
20.486
16.027
13.385
15.013
18.157
11.77
原材料
17.509
14.414
9.587
11.320
14.656
21.03
能源
8.453
8.595
8.367
9.780
12.497
4.67
可選消費
11.767
8.454
1.057
5.676
14.563
15.83
主要消費
1.05
4.724
2.569
3.336
4.808
9.33
醫藥衛生
1.977
4.223
2.513
7.346
7.04
公用事業
8.009
3.917
3.485
4.507
6.480
2.14
電信業務
10.079
1.938
2.159
1.707
0.835
2.96
信息技術
4.206
1.444
1.427
4.173
1.61
指數名稱
截止日期
成分個數
市盈率
市凈率
上證綜合指數
2010-05-05
922
21.70
2.83
小康指數
2010-05-05
100
23.31
2.72
深證100
2010-05-05
100
27.31
3.50
上證中盤(130)
2010-05-05
130
30.03
3.07
中證200
2010-05-05
200
31.79
3.6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