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APEC暫不接納新成員可能導致地位下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亞太經合組織已基本決定暫時不接納新成員,這有可能將導致其作為亞太的區域組織的地位下降。

綜合媒體8月30日報道,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21個成員國及地區近日已基本決定暫不接納新成員。APEC包括日本、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主要國家。


日本共同社報道,1998年以后APEC就未曾接納過新成員。APEC原計劃在11月的橫濱峰會上討論此事,但由于各方在是否接納印度的問題上意見不一而作罷。如果APEC長期不接納新成員,有可能將導致其作為亞太的區域組織的地位下降。

報道稱,擔心中國影響力擴大的部分成員國推薦印度加入以牽制中國。另一方面,也有成員國對印度在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會議上只顧本國利益的言論抱有強烈戒心,最終各國意見無法統一。因此,印度以外的老撾、柬埔寨和哥倫比亞等候選國也暫時不會被接納為新成員。

在亞太地區,以東盟為核心由16個成員國組成的“東亞峰會”已經決定今秋接納美俄兩國成為新成員。APEC與東亞峰會正圍繞區域經濟一體化展開競爭。對主導APEC構想的美國而言,長期不接納新成員除將弱化該組織作為區域組織的地位外,還可能對一體化產生不利影響。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立之初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演變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它在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亞太經合組織誕生于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提議召開亞太地區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相互間經濟合作問題。

1989年11月,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新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亞太經合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這一組織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韓國首都漢城(現稱首爾)舉行,會議通過《漢城宣言》,正式確立了這一組織的宗旨和目標,即“為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經濟的增長與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臺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截至2009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亞太經合組織采取自主自愿、協商一致的合作原則,所作決定必須經各成員一致同意認可。亞太經合組織的組織機構包括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專題工作組等。其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亞太經合組織最高級別的會議。

自成立以來,亞太經合組織在推動區域和全球范圍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開展經濟技術合作方面不斷取得進展,為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發展和共同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

(孫海琴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