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預計將重返成品油凈進口國行列
鉅亨網新聞中心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中國于2009年12月首度成為成品油凈出口國,但因其經濟不斷回暖,2010年其石油需求預計將增加5%至7%,并有望重返成品油凈進口國行列。
綜合媒體1月28日消息,自1993年以來,中國于2009年12月首度成為成品油凈出口國,但這種狀況持續時間預計較為短暫,因中國經濟不斷回暖,將提振2010年成品油需求。
中國是亞洲最大的燃料油進口國,另外還在國際市場大量采購液化石油氣(LPG),石化工業的石腦油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些因素都會使中國在未來幾個月間重返凈進口國行列。
美國夏威夷東西方中心研究員吳康認為,中國會是成品油凈進口國,但規模會有所縮小。
2010年受刺激政策提振,中國經濟同比成長8.7%,之后料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其2009年成品油30萬桶/日的進口量預計不會放緩。
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2009年的進口量同比大漲14%,12月更是創下500萬桶的紀錄高位,2010年料會繼續上升。 中國煉廠2009年新增原油加工能力達到70萬桶/日,計劃2010年再增加45萬桶/日。
法國興業銀行的Mike Wittner表示,與2009年相似,2010年還會是原油主導型市場,而非成品油主導,這都是因為加工能力過剩太多。
路透調查22家大型煉廠的結果顯示,實際的原油加工量增長幅度會更高。接受調查的煉廠擁有國內現有加工能力的60%。2010年這些煉廠的開工率將在90%以上,加工量較2009年增長56萬桶/日。
Wittner同時還表示,中國擬將提高國內加工能力,進口原油取代直接進口成品油,其目前的價格形成機制明顯有利于該戰略的施行。
2009年分析師曾預計,由于全球金融危機肆虐,中國石油需求將會持平甚至是萎縮,但實際結果是需求強勁,增長了5%至7%。
分析師預計,2010年中國石油需求將會再增加5%至7%,因中國經濟迅速反彈,政府甚至開始收緊貨幣供應量,以抑制通脹風險。
國際能源署(IEA)1月中旬預計,中國2009年石油需求增長量為57.2萬桶/日,或為7.2%。之前IEA曾數次上修其預估。 該機構還將中國2010年需求增長量上調為36萬桶/日,或是4.3%,需求總量達到880萬桶/日,而前提是中國政府刺激計劃將繼續實施。
中國政府1月意外收緊貨幣政策打壓了價格,但分析師認為這是謹慎之舉,以防未來出現更大幅度波動,有利于經濟可持續增長。
中石油集團市場研究員龔金雙表示,柴油需求增長最快,將達7.7%,歸功于經濟強勁復蘇刺激制造業和交通運輸業。 龔金雙預計成品油(汽、柴和煤油)需求同比增加7.5%,2009年增幅為2.7%。
石腦油凈進口亦有望增長,2009年中國至少十年以來首次成為石腦油凈進口國。 2009年燃料油創出凈進口273,000桶/日的紀錄高位,汽柴油凈出口合計168,000桶/日。
中國是亞洲地區重油的最大買家,因中國有近百家的獨立煉廠沒有原油供應渠道,主要依靠重油作為原料。這些小煉廠通常被市場預測人士忽略。中國政府致力于逐步淘汰小煉廠,但現在一些小煉廠卻得到發展壯大,因地方政府為保證稅收給予扶持。
中化集團一位與這類小煉廠打交道的貿易商認為,他們倒閉的機率是零。
(田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