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馬英九:2年內完成檢討 將國際人權公約精神入法

兩岸網記者劉曉霞 台北


兩岸網台北5月31日報導 馬英九總統強調,法官是為所有法律把關的重要關鍵,上位者的堅持也是政策能否成功的契機,希望在2年內全面完成檢討國內法規,將國際人權公約的精神成為國內法的一部分,充分具體實踐。

馬英九表示,他在競選時曾提出第二階段民主改革的理念,對法治、人權與自由的保障著墨甚多,在就職演說時也強調要杜絕非法監聽、不干預司法,這些工作政府一直努力執行。


馬英九指出,因為國人的觀感有時與司法獨立的精神不一定契合,往往需要溝通與說明。另外,實施「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以及通過「行政中立法」,對於避免侵犯人權及行政不受政治不當干擾,都有正面助益。

關於檢察官開偵查庭的庭訊過程,馬英九提到,以往時常出現重新勘驗筆錄的要求,經過改善,檢察官在筆錄製作的過程也更為審慎;另外,日前「妥速審判法」完成立法,「法官法」也已整合各界意見,送交立法院審查,希望相關的法制工作都能儘快完成,讓司法改革的腳步更大步向前。

馬英九表示,還有許多司法改革項目,因牽涉範圍廣泛,意見也較分歧,政府會逐步溝通推動。他強調,有些改革不一定非得經由修憲或立法才能完成,透過慣例的建立也能達成,若行使權力者都能自我節制,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推動法治國家的理念,相信台灣必能朝向真正的法治國家目標邁進。

馬英九表示,「中華民國法官協會」在1995年加入國際法官協會,是極少數能在非政府組織(NGO)中以中華民國名義加入的團體,10多年來參加各項國際會議,對於各國瞭解台灣司法獨立、法官地位受憲法保障等有很大幫助,也有效提升中華民國的國際形象。

馬英九指出,爭取於2011年再度在台灣主辦國際法官協會第54屆年會,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明年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另方面,自民國88年至今12年,台灣歷經兩次政黨輪替,不論政府如何更迭,司法制度都能維持獨立運作,著實值得肯定。

馬英九強調,如能順利申辦第54屆國際法官協會年會,屆時將有全球70餘國,300多位法官出席與會,政府樂觀其成,也會全力協助。他提醒,雖然取得主辦權的機會頗高,但今年11月在塞內加爾的最後決定才是關鍵,還是要審慎因應。(記者:劉曉霞)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