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外匯市場回顧及展望:2011年歐元恐將腹背受壓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已經過去的2010年中,由于受到歐元區經濟增速低于美國、歐債危機長時期困擾、歐美貨幣政策出現分歧等影響,歐元兌美元出現了“一波三折”的走勢,不過整體仍然延續著自08年開始的走弱之勢。而在即將到來的2011年中,由于歐元區整體經濟能否持續向好復蘇仍然面臨嚴峻考驗,歐債危機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依舊不明朗,相對于美聯儲歐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處在較為被動位置等,歐元仍有可能在“腹背受壓”的背景下延續2010年中的大幅波動走勢,但整體可能會依舊較為偏軟。

一:歐元兌美元在2010年中“一波三折”


2010年,在歷經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后,歐元區逐漸開始步入復蘇之路,但歐元卻出現了“一波三折”的走勢:

第一階段:從2010年年初到6月上旬,歐元兌美元延續09年12月份的重挫之勢繼續大幅走跌,且在這近半年的時間里基本未出現過實質性的反彈,從年內高點1.4581位置一路跌至近四年半來的新低至1.1873位置,其中在跌破此前金融危機期間創下的低點后更是加速下滑并一度跌至1.20關口下方,最大跌幅達到逾18.5%。

第二階段:從6月中旬開始一直到11月初,歐元開始了一波止跌后的大幅上漲行情,并基本上扭轉了中短線的走跌之勢,一路收復1.20、1.30、1.40這三道整數關口,最高一度攀升至1.4282位置,升幅超過20%。

第三階段:從11月中旬一直至2010年年終,歐元又開始轉向走弱,并回吐了之前反彈的近半數漲幅,重新跌向1.30關口位置一帶,跌幅逾8%。

從全年看,在整個2010年,雖然歐元兌美元呈現一波三折的走勢,但最后還是以收跌告終,總體跌幅逾8%。

二:三大因素左右歐元兌美元2010年走勢

在整個2010年,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著歐元兌美元的走勢,其中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情況為基石做整體鋪墊,歐債危機為主線貫穿始末,央行的貨幣政策為副線左右期間風向。

1、歐元區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整體遜于美國

隨著全球經濟逐漸走出由金融危機帶來的衰退陰影,各主要經濟體都紛紛走上了緩慢復蘇之路。其中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美國前三個季度的GDP經修正后分別為季升3.2%、2.4%、2.6%,均高于2%的增速,相比之下,歐元區前三個季度的GDP則顯得遜色不少,分別為0.2%、1.0%、0.4%,均沒超過1%的增速。上述數據顯示,美國的經濟復蘇程度明顯要高于歐元區,這為整個2010年歐元兌美元仍然延續自08年開始形成的長線走跌之勢奠定基調。

其他方面,比如就業市場,盡管歐元區和美國在2010年中的失業率普遍高企,其中美國的全年的失業率一直持穩于9.5%上方,最高一度觸及9.9%,而歐元區的失業率則基本處在10.0%的這一水平,相比較,歐元區的就業形勢較美國更為嚴峻。再如工業、服務業等方面,從已經公布的數據看也是美國要優于歐元區,比如美國全年的零售銷售數據高于歐元區,美國ISM制造業和非制造業指數均穩于50.0這一強弱分水嶺上方,而歐元區工業產值等數據無疑要稍遜一籌,因此,上述情況無疑都進一步驗證了在2010年中歐元區經濟的恢復速度整體要弱于美國。

2、歐債危機貫穿始末直接左右歐元走勢

早在09年末,歐債危機就已經初見端倪,國際三大評級公司標普、穆迪和惠譽分別下調希臘的主權債務評級,此后在2010年初,希臘表示該國負債已高達3000億歐元,并創下歷史新高,同時歐洲多個國家也開始陷入危機,“歐豬五國 PIIGS”(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的信用評級被紛紛下調,并且均面臨著經濟下滑和債臺高筑等問題,這使得整個歐洲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歐債危機也因此正式爆發。受此影響,歐元兌美元在前半年時間內大跌逾18.5%。

緊接著,在5月10日,歐盟27國財長被迫決定設立總額為7500億歐元的救助機制,幫助可能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成員國,防止危機繼續蔓延。不過,由于歐盟的行動太過遲緩,且市場并不認為歐洲債務危機會因此而終結,因此歐元的跌勢一直持續到6月初。

隨后,就像市場所擔心的那樣,盡管在2010年年中隨著歐債危機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歐元隨后也收復了逾半數失地,但一進入11月份,市場風向又重新轉向歐洲各國的債務問題,隨著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債務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加上國際評級機構又一次的“落井下石”,即紛紛對其進行評級下調,市場又再度開始動蕩,歐元也重拾跌勢,并回吐了此前5個月中的近半數漲幅。

3、美聯儲重啟量化寬松政策而歐央行則按兵不動

由于為了支持經濟的持續復蘇,歐美兩大央行除了在近2年均采取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外,還在2010年之前采取額外的非常規手段,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即大量買入金融資產,如國債企業債等,向市場注入更多的美元和歐元流動性。因此,截至2010年前,美聯儲和歐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方向大致相同,但是在進入2010年后,兩者之間卻開始出現了分歧。美聯儲在11月3日如市場預期的再度重啟量化寬松政策,即推出了新一輪的美國國債購買計劃(QE2),Fed表示將在未來8個月內買進價值6,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無疑宣告美聯儲將再度開啟“印鈔機”,并向市場注入更多的美元,受此影響,美元重挫。

與此同時,歐央行卻在按兵不動,其繼續貫徹著2010年前的貨幣政策,且并未出現有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暗示,這與美聯儲的QE2形成鮮明反差,因此在2010年的中后期即市場對于美聯儲將再度放寬貨幣政策預期最盛期間,歐元兌美元也走出了一波強勢上漲的行情,升幅逾20%。

綜上,在歐元區整體經濟增速弱于美國的大背景下,歐元兌美元在2010年中全年走勢還是略顯偏弱,特別在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歐元走勢明顯受到打壓,不過期間隨著美國QE2的出現幫助緩和了歐元的進一步走跌,但整體的弱勢未能因此得到根本性的扭轉。

三:展望2010年歐元兌美元走勢

歐元兌美元在經歷了2010年一波三折的走勢后,在即將到來的2011年恐仍將面臨重重考驗,且很有可能會面臨“腹背受壓”的處境,即在歐元區內部問題還沒解決的同時又將受到來自外部的壓力,可以主要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歐債危機何去何從

在即將到來的2011年中,擺在歐元區面前首先要解決的一大問題便是纏繞了其已經一年之久的債務問題。因為即便歐元區經濟在未來能夠持續復蘇,但是隨著成員國債務問題的不斷涌現甚至進一步升級,將很有可能會澆滅整個歐元區經濟增長的“火焰”,投資者仍然會對歐元資產唯恐避之不及,從而有可能令歐元區經濟又重新陷入衰退,進而致使歐元出現新一輪的大跌。

因此,目前擺在歐洲官員們面前的首要任務是如何解決各國的債務問題。首先要做的便是控制各成員國的赤字和債務規模。嚴格地說,歐元區16個成員中,無一個國家的政府赤字目前在GDP的3%以內,它們的平均赤字均在GDP的7%以上。除了已經發生嚴重債務問題并獲得資金援助的希臘和愛爾蘭以外,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的公共債務和赤字問題都很突出,比如作為歐元區大型經濟體之一的西班牙,其經濟規模幾乎是葡萄牙、希臘和愛爾蘭之和的兩倍,因此一旦西班牙也出現類似問題,那需要的救助可能會耗盡所有的資金,歐盟的救助能力勢必不堪重負,同時意大利也可能會被傳染,而這會進一步導致整個歐元區都出現問題,甚至有可能危及歐元的生存。

其次,要對已經深陷債務危機的成員國及時施予援手,并出臺相應的政策等。而在2010年中,歐盟已經建立了一項7500億歐元的援助基金,并對建立一個永久性應對危機機制以維持歐元穩定的提議達成一致,并在必要的時候將擴大7500億穩定基金的規模,以保證超負載的歐元區成員國不致破產。雖然該應對機制暫時為2010年的歐債危機劃上句號,然而對于維持歐元穩定需要采用的手段各國仍有分歧,因歐洲各國的國情和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各不相同,所以要達成一致的政策是較為困難的,而要從根源上解決歐洲嚴重的債務問題仍然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任務。因此,在2011年中歐元區各國首腦在這一方面的態度和所采取的行動將直接決定歐債危機是在2011年中繼續蔓延還是得到終結,歐元走勢也將隨之作出相應變化。

2、經濟能否順利實現持續復蘇

除了各成員國日益惡化的債務問題外,歐元區在2011年主要面臨的仍然是如何支持經濟持續復蘇這一難題,盡管金融危機后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經濟的復蘇之路依舊坎坷,且仍存反復。從已經公布的歐元區2010年3季度GDP增長出現大幅放緩來看,就已經顯示出歐元區的經濟前景依舊不容樂觀。再比如盡管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已經持穩于50.0這一強弱分水嶺上方,表明各部門仍在繼續擴張,但私營部門的增長速度在2010年最后幾個月中大幅加快主要歸功于德國和法國數據的提振,而其他周邊國家仍在努力應對各自極其艱難的形勢,甚至連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大經濟體都出現停滯甚至下滑的情況,因此數據也突顯了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的不平衡,而這一情況也同樣反映在各成員國的就業市場等方面。

相比之下,美國最新公布的2010年3季度GDP卻被意外上修,好于初值和預期,這使得歐元兌美元的走勢仍然備受壓力。因此,在2011年中,如果歐元區能夠順利度過目前GDP增速放緩的瓶頸期,并能夠出現超過1%的經濟增速,這或將對歐元走勢形成有力的支撐,反則仍將延續整體的偏軟走勢。不過,由于歐元區各國為減輕各自的債務壓力,將在未來幾年中紛紛削減財政開支并增加稅收,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經濟的增長,因此整個歐元區經濟能否在2011年中順利實現持續增長仍將受到嚴峻的考驗,從而也給整個2011年歐元的走勢添加不少壓力。

3、歐央行將直面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壓力

原本市場曾預計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歐美央行將在2010年結束前逐步將加息提上議程以控制潛在通脹的到來,但事實上卻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其中歐央行貫徹其現有的超寬松貨幣政策方針,而美聯儲更是進一步實施激進的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這一方面導致歐元兌美元遭受更大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更是催生市場新的預期,即美聯儲恐還將在2011年中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規模,而歐央行因為考慮到各成員國不同的國情,并不敢輕易地赴美聯儲后塵,同時也不敢貿然過早的收緊貨幣政策,這使得歐央行處在較為被動的境地。

而影響美聯儲制定未來貨幣政策路線的主要由三方面組成:其一,美國經濟的恢復情況。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雖然美國GDP增速明顯優于歐元區,但是其也仍然面臨失業率長時期高企、消費者開支依舊不足、房市仍然低迷等問題,特別失業率已經連續19個月高于9%的水平,堪比二戰以來美國高失業率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因此失業率高企仍然是美聯儲將利率維持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按照目前的情況,美國2011年的失業率平均水平恐怕還將繼續維持在9%以上。

其二,美國所面臨的通脹壓力。目前美國的整個中長期通脹預期一直都保持穩定,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CPI和核心CPI指數升幅微乎其微,且用于衡量基底通貨膨脹的各項指標繼續處于下行趨勢中,因此美國甚至仍然存在一定的通縮可能,這使得美聯儲有充足的理由去維持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可以按照既定目標運作第二輪量化寬松(QE2),即美聯儲將購買全部6,000億美元國債,并且在必要時候可以進一步擴大購買規模,只要通脹在2011年仍然處在可控范圍之內。

其三,美國的雙赤字問題。美國財政部最新發布的年度財政報告中顯示,美國政府2010財年赤字為13.5萬億美元,高于2009財年的11.5萬億美元和2008財年的10.2萬億美元。數據顯示出美國政府2010財年再度增加了2萬億美元赤字,且這還不包括對社保和醫療的長期融資義務,表明財政底線進一步失守,同時總統奧巴馬最新簽署的減稅法案更是將進一步惡化美國政府早已捉襟見肘的財政預算。此外,美國的經常帳赤字也依舊在繼續擴大,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0年第三季度經常帳赤字擴大3.2%至1272億美元。

上述數據明顯反應出目前美國仍然背負著沉重的雙赤字壓力,因此,如何在2011年不讓脆弱的經濟復蘇脫離正軌,同時還得讓財政狀況走上可持續道路,即在繼續支持經濟增長的同時令長期財政挑戰也得到妥善解決,再有就是控制對外貿易不出現進一步的逆差,這些都是擺在美國政府面前需要著重處理的中長期問題,而美聯儲將很有可能為減輕政府沉重的巨額債務壓力選擇長時期實施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以達到令美元走貶的目的,從而稀釋美國的對外債務。

綜上,由于整個歐元區在2011年中的經濟增速仍然面臨繼續放緩的威脅,甚至能否在全年順利實現持續復蘇也還將面臨嚴峻考驗,同時歐洲各國的債務危機能否在2011年中得到有效控制并最終得以解決仍是未知之數,因此,歐元在2011年中的走勢依舊將受到較大的阻力。再加上歐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處在相對被動位置,特別將受到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一旦美聯儲再度擴大量化寬松政策的規模以刺激經濟并故意壓低美元匯率,歐元走勢將會又一次被迫升值。所以,歐元兌美元在2011年中的走勢恐將“腹背受壓”,雖然短期有望再度走升,但整體仍然略顯偏軟。

(花雨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