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FBI突襲對沖基金 華爾街“地震”將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11月22日,FBI特工突擊搜查了三家大型對沖基金公司的辦公室。知情人士說,這可能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內幕交易調查,更多搜查行動將陸續展開。
 
綜合媒體11月24日消息,暢銷書《對沖基金風云錄》作者巴頓·比格斯如果想續寫該書的話,本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突襲行動,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題材。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11月22日,FBI特工突擊搜查了三家大型對沖基金公司的辦公室。知情人士說,這可能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內幕交易調查,更多搜查行動將陸續展開。


消息人士稱,內幕交易在華爾街已經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此次調查面臨著舉證等方面的困難,而對華爾街的內幕交易文化或許只能起到一個警示作用。

史上最大規模調查

這三處遭到FBI突襲檢查的地點,分別是菱形資本管理公司和水準國際投資公司位于康涅狄格州的總部辦公室,以及洛克資本管理公司在波士頓的總部。

聯邦調查局發言人理查德·柯爾科表示:“聯邦調查局正在執行法庭授權的搜查令,這項調查目前正在進行中。”柯爾科拒絕透露進一步細節。

FBI突擊搜查前,《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描述了一輪預計將使顧問、投資銀行家、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交易員陷于不利的內幕交易調查。據接近內情的人士說,這輪調查的規模和重要性將超過以往的內幕交易調查。

目前FBI、紐約州檢察官辦公室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聯手對華爾街進行刑事和民事調查,涉及的不法獲利預估高達數千萬美元。

“專家網絡”成調查重點

內幕交易其實在華爾街非常普遍。

眾所周知,在美國做金融交易員,如何選擇金融產品作為投資對象,必須閱讀大量的研究報告以及分析數據,然而這些公開的數據誰都能夠得到。而交易要得到回報,必須比同行更早對合適的金融產品“下手”,而這就需要“競爭對手不知道的消息”。

上述人士說,透露內線信息有很多種方式,這次美國政府部門著重調查的是金融公司為客戶提供的所謂“專家網絡”,也就是一些基金經理一起開會和打電話。這是金融公司之間常用的交流方式,但是否會在這里面透露內部信息,則很難界定。

[NT:PAGE=$]

除此之外,美國公司在招聘金融交易員時,都喜歡比較會社交的人。因為和任何金融事件有關的人,例如為公司做財務、法律咨詢、季報、年報等各方面的人都可能有“內部消息”。這些消息按照美國法律是嚴厲禁止交流的。但是“下班后喝杯酒,吃頓飯”時候的“無意透露”,讓監管部門難以獲得罪證。

還有一位金融工作者告訴本報記者,從目前來看,這次政府部門的動作的確比以往到位,大家估計最差的情況是會起訴一些人,并且把他們投入監獄。但是這說到底還是監管部門的一個政治秀。因為在內幕交易已經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秘密”的情況下,抓上幾個人又有什么用呢?

Ridge公司的業務主管Daniel Christman對此事件持保守態度。他認為,現在了解到的信息還不足以確定此事件的重要性。目前來看,調查主要針對對沖基金,是否會擴散到投資銀行,甚至個人投資者,現在還不得而知。他同時表示,如何在內幕信息和非內幕信息之間劃出一條清晰的分界線,將是此類調查的關鍵。至于市場的反應,他說,“現在還不好說,我們需要消化一下這些信息。”千絲萬縷的華爾街“網絡”

據悉,菱形資本管理公司和水準國際投資公司的負責人曾是史蒂文·科恩麾下大型基金公司SAC Capital前基金經理。SAC Capital目前也對此不予置評。

水準國際投資公司總部位于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目前由大衛-加奈克負責運營。加奈克曾是SAC Capital的交易員,管理著大約40億美元的客戶資產。

水準國際投資公司的合伙人安東尼·恰森是Broadband Research LLC公司負責人約翰-金努坎曾經的客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麥克斯韋尼兄弟與斯蒂文·弗圖納是熟人,而后者已在帆船集團內部交易案中認罪,目前正協助政府調查。

“刑事責任”舉證困難

“對沖基金從一些公司買消息提前介入是很普遍的。”紐約州執業律師黃奕林表示,但這項調查的困難在于目前“內幕交易”在美國立法中還沒有明確定義。

隨著美國法庭對1929年股市崩盤后實施的證券反欺詐條款作出不同解讀,金融領域的刑事犯罪與合法行為的“分界線”在過去幾十年的案例中不斷演變。

黃奕林說,內幕交易只有滿足4個條件才會被定罪:(1)持有不為公眾所知悉的信息;(2)該信息具有重大性,即投資者合理地認為,該信息一旦公開將對證券市場價格產生重大影響;(3)利用該信息進行交易;(4)信息持有者或交易者事先負有披露義務。

他表示,在美國違反內幕交易的公司或個人可能會受到民事、行政和刑事的處罰,民事一般是投資者提起訴訟,而行政和刑事一般會由SEC和美國司法部提起。其中刑事處罰包括高額罰金和有期徒刑。任何人從事非法“內幕交易”,對自然人,可處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并處100萬美元以下的罰金;對非自然人,最高可處250萬元以下的罰金。

(都穎琪 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