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河北投資40億建空中走廊機場大發展時代到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日(4月28日),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王健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機場大發展的時代已經來臨,接下來20年的新修機場將主要在二三線城市實現。業內人士認為,伴隨速度經濟時代的來臨,一場“機場風暴”或將快速襲來。

河北或即將成為這場“機場風暴”的第一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為提升河北機場在京津冀都市圈機場體系中的地位,河北省將在今年投資40億元,架設空中走廊,開工新建3個機場,同時著力擴建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按照年旅客2000萬人次標準,將其打造為“首都第二機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河北機場管理集團獲悉,今年40億投資開建的7個機場項目包括新建項目3個(秦皇島民用機場、張家口軍民合用機場和承德機場);擴建項目4個(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新建貨運區工程、維修機坪擴建工程和邯鄲機場二期擴建工程),而河北航空公司也將在今年掛牌開飛。

中國目前已經擁有150多個機場,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日前表示,到2030年,中國機場數量將達到300個以上。


那么,什么地方適合修建機場,機場建設的門檻究竟有多高?

王健表示,機場建設的門檻首先包括機場的地理位置、周邊交通環境和地方財政的條件要求,但必需首要考慮的是否是國家戰略需要,有時甚至是可以不考慮任何經濟因素的。

“譬如玉樹機場,即使預計每年虧損上千萬,那也是必需建的。還有寧夏中衛機場,這些地方的經濟總量可能還不及東部沿海鄉鎮的地區。也就是說,并非只有中心城市才能建機場,甚至在一些偏遠落后的地區,修建機場相對比鐵路、公路更為經濟適用。”

王健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機場建設對地方政府的經濟要求不算低,但也并不苛刻,基本上地方、中央各承擔30%的費用,剩下的40%再由地方政府自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