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專家稱中美對話改善經貿關系成突出亮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陳鳳英26日表示,中美兩國代表團圍繞經濟對話的四大議題均達成了關鍵共識,其中雙方在推進經貿合作方面取得的進展尤其引人關注。

據金融時報5月27日報道,長期懸而未決的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在本次對話中出現了具有戲劇性的轉機。美方將認真考慮并給予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美雙方將采取有效措施,積極落實《中美高技術貿易重點領域合作行動計劃》。

本次對話中,中國同意通過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來鼓勵外資參與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節能和環保產業。美方也承諾將修改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規程,為雙方投資者增強透明度和可預見性。


“有希望,無期待”。這是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簡稱“對話”)啟動之前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美籍專家香農?凱利對于本次對話的誠懇預言。兩天的對話如今已落幕,面對洋洋灑灑5,000多字的經濟對話聯合成果情況說明以及簽署的8項合作協議、達成26項具體成果的不俗成績,香農?凱利會發現自己在估計中美合作所蘊藏的潛力方面過于保守了。而像他一樣,此前或悲觀或保守的海外媒體此時也都不約而同地為這次對話打了高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為,這兩天的對話是成功的,中美均表現出樂于合作的意愿。該電視臺還引述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話稱“這輪對話體現的不僅是量,更在于質。”法新社25日報道稱中美兩國在雙邊關系的關鍵領域取得進展。美聯社則認為本次對話凸顯了中國在推進自身利益方面不斷增強的自信,原因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以及其在經濟衰退中迅速復蘇的表現推動了這一自信。那么,這樣一次倍受贊譽的對話究竟給兩國合作帶來了哪些實質好處?如何解讀豐碩成果背后的意義?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26日表示,兩國代表團圍繞經濟對話的四大議題均達成了關鍵共識,其中雙方在推進經貿合作方面取得的進展尤其引人關注,這具體體現為三大亮點。

亮點一:長期懸而未決的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在本次對話中出現了具有戲劇性的轉機。對話首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尚表示雙方未就此達成一致,但在最終成果說明里卻明確提出,美方將在貿易救濟調查中,認真考慮并給予提出“市場導向行業”申請的中國企業公正、合理的待遇,并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陳鳳英認為,對話圍繞這一問題的突破在于,在短時間內美國尚不太可能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前提下,提出“市場導向行業”申請的中國企業在應訴中可能會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這對于相關企業來說無疑有其積極意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應訴反傾銷案件時的成功幾率。

不過,她也提醒人們對于美方愿意“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諾保持一份清醒。原因有四個,首先,按照WTO的規定,中國距離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還有5年時間。提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無疑會給美企帶來競爭壓力;其次,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相當于是對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而這在美國內部無疑面臨巨大政治障礙;第三,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美國還將面臨立法難題。其國會極有可能提出匯率市場化、資本項目開放、取消資源性價格補貼等苛刻條件;最后,這一問題絕對不是中美兩國的事,其間還牽涉歐盟態度。在已有30多個國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情況下,美歐任何一方有所松動都將是全球貿易領域的一個重磅新聞。而要釋放這樣一個新聞,無論美國還是歐盟顯然都會異常謹慎。

亮點二:中方一直以來對于美國技術出口管制的關注終于在本次對話中得到回應。成果說明稱,中美雙方承諾遵守首輪中美經濟對話達成的共識,在《中國?美國高技術與戰略貿易發展指導原則》下,采取有效措施,積極落實《中美高技術貿易重點領域合作行動計劃》,包括美國政府評估中國政府就出口管制問題提出的關注。

陳鳳英認為,在減少對華出口管制的問題上,本次對話的重要進展在于美國高層已經認識到對華貿易逆差的一個關鍵癥結在于其自身設定的出口限制,并且把美國政府改變現狀的意愿加入共識當中。有了高層推動,未來雙方在非核心技術合作方面將面臨拓展空間。不過,她也強調要降低美國核心技術的出口門檻還困難重重,這一方面涉及兩國的產業競爭,會面臨較大國內壓力;另一方面則事關國家安全,特別是圍繞一些軍民兩用技術的出口管制短期內很難削減。

亮點三:在雙邊投資方面,中美合作一直是先天不足、后天欠缺。本次對話中,中國同意通過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來鼓勵外資參與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節能和環保產業,并擴大這些產業向外資開放的領域。美方也承諾將修改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規程,為雙方投資者增強透明度和可預見性。中方還承諾將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包括發行可公開交易的股票,以及引入包括非公共及外國投資者在內的戰略投資者并讓其持股。與此同時,中方也表示將允許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外商投資公司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股指期貨業務,并在審慎監管的基礎上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股指期貨產品。

美方確認其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的有關程序遵循透明和嚴格的法定時限,并承諾遵守這些規定,同時確保為所有外國投資,無論其來源地,提供一致和公平的待遇。此外,美方還重申將按照經合組織2008年6月公布的《主權財富基金與接受國政策宣言》對包括主權投資基金在內的外國投資者堅持公開和非歧視原則的承諾。

陳鳳英認為,兩國在開放市場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加強交流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意愿值得關注。不難看出,中美雙方在對話中都在試圖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雙方對于市場準入以及對外資企業提供國民待遇方面抱支持和開放的態度。盡管這是雙方一直以來始終強調的立場,但危機期間兩國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一些保護主義的雜音。在眼下的危機后時代,雙方有必要迅速回歸正軌,給全球做出表率,同時也給兩國企業吃上定心丸。顯然,這對于更合理地引導資源配置以及加強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交流大有裨益,是提升兩國經濟并實現優勢互補的有效途徑。

(程曦?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