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二手房成交普降 簽約買家中兩成要退房
鉅亨網新聞中心
樓市二次調控加上央行在時隔34個月之后再次加息,10月樓市陰云密布,各地二手房成交普降,簽約買家中兩成要退房。
據新聞晚報10月28日報道,10月對于樓市來說就是個多“災”的季節,新一輪的調控政策——“滬十二條”尚未被市場完全適應,央行在時隔34個月之后再次加息,這讓剛剛從“金九”復蘇期中回過神來的購房者及房東再遭一記“重拳”,市場觀望氛圍也越發濃重,退房率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記者在對滬上房產中介機構采訪調查中了解到,截至昨天,10月滬上各主要板塊交易套數較9月同期普降2—3成,預計10月全市二手房總成交套數約在1.35萬套。盡管總體行情降溫,但“學區房”卻依然搶手,價格不降反升,“限購令”下部分業主的惜售心態明顯,尤其是在高端物業表現得更突出。
中高端物業惜售抬頭
在南靜安、長寧古北兩個中高端物業集中的傳統板塊,因限購影響,業主惜售、撤銷掛牌的現象正在上演。 21世紀不動產上海銳豐石門二路店區域經理李棟告訴記者,自中旬開始南靜安以中凱城市之光、國際麗都城為代表的高端物業帶看量下降約20%,成交量下降約5成。以中凱城市之光為例,其160平方米左右的3房房源近期的市場成交均價在6.3萬元/平方米—6.5萬元/平方米;因該盤有效掛牌房源有限,某買家近日在求購一套同質房源時,開出了7萬元/平方米的高價,但遭到業主的“冷遇”。而在長寧古北板塊,交易行情的降溫、限購政策的制約使得目前高端物業的掛牌量已較9月下降10%左右,議價周期也由之前的約1周延長至2—3周,業主惜售心態凸顯。
21世紀不動產上海銳豐總經理葉厚彪指出,除政策影響、近期高端新盤熱銷之外,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也是上述業主惜售的重要出發點。然而,在人民幣升值和通脹預期下,物業持有者追求資產保值、增值的訴求更加強烈,在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可以取而代之的情況下,投資者將資金繼續注入房地產物業的動力依然很強。
“學區房”報價堅挺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出臺后,傳統“學區房”集中區域的學區房需求并沒有受到明顯影響,量價表現頗為堅挺,在各物業類型中獨樹一幟。最新市場反饋顯示,在浦東源深板塊和徐匯中心板塊,其“學區房”單店一周帶看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學區房”報價也穩中有升。其中,浦東源深板塊的學區房甚至仍在上揚。
21世紀不動產上海銳豐源深分行區域經理穆遠春告訴記者,板塊內典型學區房“梅園新村”目前的均價約為3.5萬元/平方米,而在3、4月份僅為3萬元/平方米—3.1萬元/平方米。此類“學區房”也帶動了非學區房的報價。同樣以周邊的同質“非學區房“為例,竹園新村目前的單價為2.6萬元/平方米—2.7萬元/平方米,較3、4月份上揚了3000元/平方米左右,正是受梅園新村帶動。
但是,一系列的政策變動也使“學區房”購買者在物業選擇上更慎重,主要表現有兩種:一種是降低預算、提高成功率,如在浦東源深板塊,學區房的成交戶型趨于緊湊,主流戶型由3房變為2房、1房;另一種是,因限購影響,珍惜購房機會、由純粹的“掛戶口”改為“舉家搬遷”,一步到位地改善居家環境,這一點在徐匯中心板塊又體現得很明顯。
退房數占簽約數兩成
另據美聯物業提供的近期成交情況顯示,樓市在步入10月之后,二手房成交基本呈逐周下滑態勢,帶看量在近兩周更是直線下降,上周分行帶看量環比之前一周降了四成,部分分行在多日未有成交的情況下,再次著重于租賃業務。此外,近日交易過程中退訂的情況正陸續出現,目前市場上的退房數大致占同期簽約數的兩成以上,并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客戶陳小姐在9月初二手房市場活躍期間看中了一套250萬元的房源,準備用作婚房,并因為其是首次購房,可貸款7成,遂其在9月底看房源后即簽訂了一項合同并交納了定金,但后來政策頻出,加上最近加息造成的影響,陳小姐退訂的意愿極其強烈,而對此房東不予答應,買賣雙方的分歧使得該交易尚在僵持中。
美聯物業市場研究部認為,政策出臺后出現的初次退房潮,主要是因為投資客受“限購令”等新一輪調控政策的影響而形成的。之后,加息、交易過程中稅費的提高等問題接踵而至,使得購房成本及風險持續增加,在此背景下,如今改善型及部分剛性需求購房者也相繼加入到了退房大軍之中。另外,外環附近樓盤的退房多是因為市場預期看跌的影響,而內中環區域的退房則基本是因為貸款、加息等引起的購房成本增加和“限購令”這兩大因素形成。
(editor01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