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專家觀點】粟耀瑩︰坐在北京看天下

鉅亨網新聞中心


瑞銀集團集權瑞士總部, 和北京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加上貴族和世襲官宦人家文化的相似,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好友瑞銀前任亞洲主席賀利華能在袁淑琴女士法律專業輔助之下, 贏得中國最藍血貴族的信任, 開啟中國A股證券市場的QFII,寫下歷史。對平民百姓三不五時“英雄不問出處”的吶喊, 他總是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2010年1月, 坐在北京柏悅酒店66樓, 從瑞銀集團所有研究報告里面, 挑出6篇, 都是2009年12月初寫成, 展望2010年6大經濟版塊, 和代表該經濟體的選股, 分別為: 美國20只, 歐洲 13只, 英國 11只, 亞洲10只, 澳洲8只, 日本 21只, 一共83只股票。

這83只股票選取背後的邏輯, 想說明2010年全球怎樣一個發展方向?

此外, 有沒有什麼中國外匯好的投資標地?


美國20只, 3M Co., Amazon.com, Apache Corp., Apple, Carnival, Clorox, CSX, Danaher, DuPont, Goldman Sachs, Hewlett-Packard, Intel, Johnson Controls, PepsiCo, Procter & Gamble, Prudential Financial, Teva Pharmaceuticals, Thermo Fisher, United Technologies, XTO Energy Corp (參考: UBS Thomas M. Doerflinger, PhD 等著) 。

歐洲 13只, AstraZeneca, Centrica, KPN, Lloyds Banking Group, Nestle, Novartis, PSA, Reed Elsevier Plc, Rio Tinto Plc, Swatch Group, Syngenta, ThyssenKrupp, TNT (參考: UBS Nick Nelson等著) 。

英國 11只, BP, Tullow, Rio Tinto Plc, G4S, BAT UK, AstraZeneca, Tesco, Reed Elsevier, Whitbread, Centrica, Lloyds Banking Group (參考: UBS Nick Nelson等著)。

亞洲10只, 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A, PetroChina, Hutchison Whampoa, DBS Group Holdings Ltd., Henderson Land, Anhui Conch Cement, Maruti Suzuki India, Genting, Kasikornbank, Asustek Computer Inc (參考: UBS Niall MacLeod等著)。

澳洲8只, APN News & Media, Brambles, Downer EDI, Macarthur Coal,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Resmed, Rio Tinto, Sky City Entertainment (參考: UBS David Cassidy等著)。

日本 21只, JGC, Taiyo Nippon Sanso, Nippon Mining HD, Hitachi Metals, Ebara, Mitsubishi Electric, Panasonic, Minebea, Honda, Denso, Ricoh, Mitsubishi, Yamada Denki, Chuo Mitsui Trust HD, Orix, Hitachi Transport, KDDI, J-Power, Fuji Media Holdings, CyberAgent, Capcom (參考: UBS Shoji Hirakawa等著)。

以下從股票舉例中推演各經濟版塊投資主題:

美國20只: 看似復雜, 就一句話, 全球化的美國大藍籌便宜。 這20家公司, 每家都市值不小, P/E都不太高, 除了, CSX, XTO Energy Corp 之外, 每一家都有不低的, 美國以外的海外收入百分比, 換言之, 美元走弱有助於其成長和估值。 而CSX, XTO Energy Corp則和美國國內運輸及能源有關, 需要低價低污染的能源供給和有效的運輸方式。

歐洲 13只/英國 11只: 歐洲本土有不同國家, 除英國倫敦交易所尚有歷史遺留的全球化礦業公司和制藥公司, 其他歐洲國家只專著本國內務的企業, 成長有限, 沒有像百度一樣可以股價一直向上不回頭的公司, 因此, Sector Rotation 行業循環的跡象比較明顯, 大家輪流漲, 2009年如果價值型股票漲, 2010年換成長型股票。 這些被選取的股票, 除全球化的制藥和礦業公司外, 一般是國內的龍頭, 大一點的涵蓋其他歐洲國家, 成長性多從亞洲或中國來。但論和中國的協同效應, 或 (一) 上市公司擁有全球礦業能源資產的公司, (二) 全球領先制藥公司, (三) 小而精致又高質量缺成長但經營品牌的公司, 反而和中國市場有最大的互補性。 如:

(一) Rio Tinto plc 是全球最大礦業公司之一。 Tullow 是能源勘探與生產公司, 有西非深水勘探業務, 據說勘探成功率不低, 等中國買家。

(二) Novartis 是全球第三大制藥公司。 AstraZeneca 是全球第五大制藥公司. Syngenta 是全球領先農化公司, 分拆Novartis 和Zeneca農化業務部門再合並的結果。

(三) KPN 是荷蘭最大的移動和固網運營商, 控德國第三大運營商 E-Plus, 和比利時第三大運營商 BASE. ThyssennKrupp 是德國最大的鋼鐵公司。 Centrica 是英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商, 在英國有600萬客戶, 有國際業務, 在北美450萬客戶。 Peugeot SA 是歐洲第二大汽車公司, 2008年賣出330萬量。 Nestle 是食品公司雀巢, 旗下有多個品牌, 甚至包括藥品公司, 和化妝品公司 L’Oreal. Swatch Group 是瑞士手表公司, 旗下有多個品牌。 銷售額歐洲佔47%, 亞洲41%, 美洲 10%。

亞洲10只/澳洲8只: 在亞洲, 中國影響力和內部增長模型非常明顯。 中國里面經濟增長的近似, 是中國石油, 工商銀行, 海螺水泥。 中國外面, 香港, 新加坡, 澳大利亞, 的發展, 和中國依存度非常高。 香港地產公司恆基兆業要開始把農業用地轉換成住宅用地, 元朗近深圳; 星展銀行在香港業務開始變成新的增長點, 新加坡馬來西亞新的增長點是休閑活動, 其中不少設施針對中國游客; 澳大利亞的煤礦公司和 Rio Tinto plc一樣, 在等待中國和印度的買家。印度, 泰國, 台灣, 和中國依存度稍微低一點: 印度還在等國內汽車行業什麼時候和中國一樣火暴, 泰國在等銀行業見底反轉, 台灣的高科技行業相對而言是全球化的行業。

日本 21只: 日本不是那麼好懂的, 除了財務報表之外, 文化的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 可能還得用心和運動等形而上的方法去破冰。 從政治上而言, LDP到DPJ的政黨交替, 將帶來下列三個改變: (一) 從投資拉動到消費拉動並注重社會保障, (二) 從關注大公司到關注中小企業, (三) 從注重公司為經濟單位到注重家庭為經濟單位。看來有意思的地方, 是日本在新一論經濟發展方向上理念和中國竟相近, 或許兩國可以更密切分享治國經驗。 雖然, 從純價值投資的角度, 低P/B高ROE的行業和公司, 都值得多留意, 日本在這方面有: 批發業, 銀行業, 物流業, 建築業, 造紙業, 油煤產品業, 但知名對沖基金TCI在日本知名的折翼經驗, 告訴日本境外的投資者, 日本人的錢, 看得到該怎麼賺, 但執行起來, 可能並不好賺。 最後大家只敢交易日本的房地產。

結論:

《資產保護主義》Asset Protectionism, 或可以看做《貿易保護主義》Trade Protectionism 的特例, 其中交易的是股權, 當一個國家拿現金去買另一個國家上市公司股權而遭到阻礙時。 這個趨勢在2010年全球兼並收購業務抬頭或更明顯。 全球主要經濟版塊的投資趨勢為: 在美國, 全球化的美國大藍籌便宜, 美元走弱有助於其成長和估值。 在歐洲, 歐洲成長有限, 因此, Sector Rotation 行業循環的跡象比較明顯, 但論和中國的協同效應, 或 (一) 上市公司擁有全球礦業能源資產的公司, (二) 全球領先制藥公司, (三) 小而精致又高質量缺成長但經營品牌的公司, 反而和中國市場有最大的互補性。 在亞洲, 中國外面, 香港, 新加坡, 澳大利亞, 的發展, 和中國依存度非常高, 印度, 泰國, 台灣, 和中國依存度稍微低一點。在日本, 看來有意思的地方, 是日本在新一論經濟發展方向上理念和中國竟相近, 或許兩國可以更密切分享治國經驗。(作者為中國皇後資本創始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caihuanet.com)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152,170,175,176,180]

X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