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流動性下一個拐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5連陽!今年以來,市場還未出現過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的反彈,但在7月中下旬出現。從7月16日至7月22日,上證指數連續5個交易日上漲,區間漲幅6.12%,這5個交易日,A股平均日成交量達到了1664億元——熟悉的數字,不同的內涵。
觸發A股的反彈有太多的緣由,但近期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市場提供了富裕的流動性,而這是市場可以選擇上行的最直接原因。
然而,7月22日,央行公開市場招標發行800億元3月期央票,發行規模較上周的450億元環比增加近八成,較再前一周的100億元大增7倍,創近4個月新高。本周一,即7月19日,央行還發行了一年期央票450億元。因本周到期資金量僅為940億元,若不考慮91天期正回購操作,本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將實現凈回籠310億元,為9周來的首次凈回籠。
國信證券債券分析師劉子寧稱,接下來的三周,由于央票到期量均低于1000億元,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能會繼續凈回籠。
這是否是流動性寬松后的拐點?
一個月的時滯
央行公開市場的操作往往是貨幣政策方向性的一個指標。
根據Wind統計,從今年2月22日開始,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一直呈現出從緊的跡象,直至5月23日,凈回籠資金量高達1.02萬億元。
從5月24日起的那一周,央行公開市場的票據操作呈現回籠量大于發行量的景象,即貨幣資金凈投放,并且持續8周,平均每周凈投放貨幣量接近1200億元,8周合計高達9570億元。
回到A股,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資金量5周后,即7月初,A股觸底回升,成交量亦開始放大。市場的反彈和央行公開市場貨幣政策開始寬松約1個月的時滯。
歷史上看,A股的走勢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時滯大約在1個月。比如2007年12月,央行開始在公開市場回籠貨幣,次年1月中下旬,A股開始下跌;2008年10月份,央行暫停一年期央票發行,月末已經出現貨幣的凈投放,次月市場見底反彈。
然而在連續8周凈投放之后,央票的發行開始大于回籠,貨幣量出現收縮。國信證券債券分析師劉子寧稱,本周只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回籠貨幣的開始。未來三周,央票到期量分別是860億元、580億元、920億元,這意味著,如果各期央票發行量超過1000億元,銀行可用以貸款的資金量就會減少。過去兩周,央行票據發行平均每周為1825億元。
如果參考歷史的時滯周期,A股調整可能在8月下旬之后。
但至少在最近一段時間,除了光大銀行上市可能造成的心理影響,短期流動性情況較為樂觀。
先說保險,上半年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金額為4.17萬億元,其中,投資基金、股票、股權等權益類投資占比15.1%。而保監會規定這一比例可以達到20%,如此一來保險資金有2000億元的資金有入市的可能性。
再看基金,若按契約股票投資平均倉位85%計算,偏股基金目前可投資股票的資金約10518.78億元;若按二季度末最新平均倉位72.43%計算,偏股型基金已入市的資金規模約8963.24億元,可入市的資金規模約1555.54億元。可見主要投資機構的彈藥較為充分。
而許多跡象表明,這兩大機構都在加倉過程中。
11月是個檻
觀察更遠點的時間段,市場流動性的供給仍存在擔憂。
首先是銀監會叫停銀信合作。據普益財富測算,上半年,銀信合作產品的規模高達2.8萬億元,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2萬億元。其中60%的資金投向了信貸,約1.68萬億元。
如果下半年銀信合作不開放,那么即使銀行可能以其它方式規避這一規定,但這部分增量流動性可能仍將減少。
其次,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4.6萬億元,已經占據全年信貸額度7.5萬億元的大部分,基本符合業內的放貸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的做法,但是下半年信貸的收縮也是可預期的。
至于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雖然劉子寧認為,同前幾次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反映貨幣政策轉向不同,這次央行的政策應該是中性的。他稱,由于二季度經濟出現下滑,CPI數據并不高,央行的操作是走一步看一步,并沒有轉向意愿。并且央行近期重申了下半年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但有個不確定的因素,根據多家券商的預測,7月份CPI將重拾上升之路,可能會達到3.1%-3.2%。而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房四海稱,CPI的高峰會在8月-9月份,央行會否對貨幣政策微調尚難預測。
并且從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來看,八九月份內,平均每周到期的央票為1000億元左右,也處在較低水平,公開市場出現凈回籠的可能性也較大。
而11月份,有更為影響投資者心理的一個因素,限售股解禁。根據wind統計,除了2月份,7月份是全年解禁市值最低的月份。根據7月22日收盤價計算為1492億元,之后解禁市值不斷增加:8月份為1760億元、9月份為2306億元、10月份為3970億元、11月份猛增到18654億元——這是全年的峰值,是從3月份至10月份解禁市值的合計。
深圳有私募公司投資經理就認為,11月份將是市場面臨的一大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