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兵:保險公司不適合投資創業板,隱含三大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以下為交銀國際分析師李文兵發言實錄:
因為我們是做股票行業,所以我的視角和各位不一樣。創業板上,我個人認為保險公司不大適合投資創業板,當然放開這個選擇權是好的。保險公司一般都注重收益率,投資一些大藍籌,第一因為它的股價比較穩定;第二,每年股息收益率都有4%—5%,是比較可觀的。
而投資創業板公司,一,投資風險比較大,要從眾多公司里面甄別出優秀的、獲得10倍以上增長機率的公司,難度很大,可能一百個公司中只有十家公司較好,這需要自身的調研能力和把控能力,需要的專業和行業知識很高;二,創業板公司的資金量、市值都不是太大,太多保險公司進去之后,也把股價炒高了,跌下來浮虧會很多;三,創業板為什么去資本市場上拉資金,還是因為看好長期發展,因此分紅一般都會很少。從這三點看,我是不贊成保險公司投資創業板的。當然如果投資能力超眾的,剛好把黑馬選中了也未嘗不可。
我從行業研究的角度談談對資金渠道放寬對股市的影響。A股保險公司和H股保險公司存在明顯的價差,H股高于A股。而且,兩個市場中保險股的估值均處于08年以來,上漲之后也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原因在于:保險公司兩個輪子中,壽險收入這個輪子增長勢頭非常好,今年上半年是34%的增長率。主要還是因為投資這塊,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投資市場預期比較悲觀,上半年債券市場價格下滑了近30個BP,股市到現在跌了20%左右,整個市場對今年保險公司凈資產、利潤預期都比較低,給的估值比較低。
長期來講,新政對保險市場是比較利好的。我們稍微測算了一下,如果我們投資不動產可以達到上限的話,因為現在不動產投資收益率普遍在6%—8%之間,高于上市保險公司凈投資凈收益率(股息和利息收益率大概是200—400BP)只有4%,總投資收益率有的可以做到5%—6%。無擔保債市場規模比較小,大概可以做到高于總投資收益率50-100個BP左右。PE市場也是蓬勃發展、未來空間很廣,我們也沒有辦法估算具體收益率,但總的來說,應該是不錯的。
我覺得新政對整個保險行業未來的估值會有提升。首先,從內涵價值,在“新規”實施幾年有所成效之后,保險公司的收益率可能會往上調。第二,“新政”會使保險公司利潤更加穩定。在新會計準則下,投資渠道放寬,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比較穩定之后,那么看保險公司利潤會非常簡單,這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參考,資本市場看他們的“態度”也會發生一些改變。對于未上市的小保險公司而言,可以盡早贏利,未來上市會更加方便,方案也會做的更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