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系期貨公司添競爭籌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券商、基金參與股指期貨的通道仍是現有的期貨公司,券商系期貨公司在未來行業競爭中將再添優勢。
“證監會23日發布的指引顯示,券商、基金的入市通道仍是期貨公司,而券商參股控股期貨公司必然會在各方面借助于券商股東優勢,在股指期貨進入‘機構時代’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長江期貨總經理譚顯榮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專業化服務最重要
券商參股控股期貨公司與傳統期貨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參股控股股東性質的差異。有關人士介紹,借助于股東力量,券商系期貨公司在兩個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營業網點與客戶資源優勢以及綜合金融平臺比較優勢。
“目前,國內證券客戶向期貨客戶的轉化率整體而言還非常小。在香港市場,一些證券公司IB業務量占公司業務總量的比重已達4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券商、基金參與股指期貨后,券商系期貨公司業務可能會大幅增長。
他介紹,券商投行部門承銷企業股票和債券,與實體經濟聯系密切,從而擁有大量優質企業客戶,這將對期貨公司深入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非常有幫助。這些承銷客戶同樣也可以在期貨公司從事套期保值、現貨交割等業務。如果期貨公司能夠很好地利用這些客戶資源,那將成為IB業務之外的又一個非常優質的客戶來源。
此外,借助券商在金融行業中的地位,券商參股控股期貨公司可以接觸、利用、整合各類金融資源,可以站在更高的金融平臺上從事傳統經紀業務,并開展金融創新業務。從事股指期貨等復雜的金融衍生品的定價、風險管理和交易的中介機構,不僅需要在相關現貨金融資產領域的長期專業經驗,更需要能為客戶同時提供現貨和衍生品的交易和資產管理的跨市場服務。這種跨市場的全面金融服務正是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及其附屬公司的競爭優勢所在。
基金未必成主力
姚俊明認為,指引體現了“平穩運行、有序進入和風險可控”等原則,既滿足了保值需求,也考慮了市場規模。不過,“對機構投資者的大門雖然開了,仍留存諸多限制。”他表示,主要是今后一段時間股指期貨仍處在培育期,平穩運行是最主要目標。
國泰君安證券公司分析師蔣瑛琨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考慮到基金內部制度建設、投資策略與流程、投資前期準備、系統構建還需一定時間,預期短期內參與股指期貨的基金數量不會很多,需要一個漸進過程。從海外市場經驗看,基金介入股指期貨的頭寸不算高,一般不超過20%。因此,在較多基金能逐步介入市場后,會增加市場成交量與持倉量,但不一定是市場主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