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華爾街日報:美國推動量化寬鬆 日本貨幣政策提供歷史教訓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綜合外電 2010-11-22 22:00


為了拚經濟,美國聯準會(Fed)決定祭出「量化寬鬆政策」(QE),砸大筆銀彈購買公債。然而,根據日本中央銀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的經驗,要讓這個政策發揮作用可不容易。

距離日銀首度推動量化寬鬆政策已經是將近10年前的事了,如今日本依舊走不出通貨緊縮的困局,薪資與物價大幅回落嚴重打擊國內經濟。


美國政界抨擊聯準會的做法超出傳統貨幣政策,揚言要削弱聯準會的獨立性。如同美國政界對聯準會的批評一樣,日本國會也宣稱要懲處央行,因為央行無法處理物價下跌問題。

針對央行印鈔票救經濟的措施,日本的經驗指出了量化寬鬆政策的可能與限制。

日銀2001年開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事實表明,長期讓利率停留在接近零的水準無法促進經濟成長。日本花了5年逐步擴大購買債券的金額,並於2006年停止這方面的努力。

一開始,似乎顯現上述方案成功地讓日本經濟恢復穩定,物價也不再下跌。可是,通貨緊縮過去2年卻死灰復燃,讓日銀回到原點。

為何日本的量化寬鬆政策無法取得成效?有人認為,日銀在啟動、擴大債券購買計畫這方面的作為不夠積極,當時太早縮手了。物價2006年才剛剛開始回升,這是量化寬鬆政策開始產生作用的跡象。然而,許多指標已經顯示日本經濟減速。

也有人認為,日本花了很久的時間才決定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替債券基金PIMCO管理日本投資組合的Tomoya Masanao直言,日本消費者物價開始滑落後,日銀花了2年的光陰才啟動債券購買計畫。Masanao強調,重點是在通膨預期開始變弱前大膽、迅速出手。「很清楚,各國央行已經從日本身上學到寶貴的一課。」

聯準會的通膨目標介於1.7%到2%,目前通膨數據低於這個目標。聯準會企圖更早做出回應,以避免美國經濟陷入通貨緊縮困境。

日銀官員當年推出政策時似乎也沒有全心投入,沒能充分闡述尋求公眾支持。政策反反覆覆,信心隨著時間而消磨殆盡。舉例來說,日銀2000年零利率政策喊停,幾個月後卻又恢復政策,因為情勢表明日本太快縮手了。

反觀美國,對於第2回債券購買計畫,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等高官暗示了數月。各國領袖反對聲浪不斷,美國官員也公開為政策進行辯護。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