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西南持續大旱百年一遇 “滇東糧倉”告急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2009年8月以來,云南省陸良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全縣小春作物受災面積高達99%,基本絕收已成定局。

中新社援引南方日報3月23日的報道稱,“全縣小春作物受災面積高達99%,基本絕收已成定局”。這是昨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西南干旱報道小組從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了解到的情況。陸良縣是國家和云南省的商品糧和商品豬基地之一,有“滇東糧倉”之美譽。

但自2009年8月以來,陸良縣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其氣溫持續偏高、降水極少、干旱持續時間之長、干旱程度之深、旱情發生范圍之廣、影響及損失之大,均創下了自上世紀50年代有氣象資料記錄以來的“歷史之最”。

小春作物基本絕收


昨日下午,報道組驅車前往曲靖市陸良縣,這也是溫家寶總理此次視察旱情的重點地區。記者一路發現,公路兩旁干涸的紅土地成片成片裸露在陽光下,偶爾依稀可見幾片綠色點綴。

陸良縣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如此介紹,“陸良是云南省最大的壩子,有‘滇東糧倉’之稱,也是云南最大的蠶桑、烤煙、生豬基地縣。”

但談到目前旱情,該負責人頓時眉頭緊鎖。因為占全縣GDP逾三成的第一產業正遭受干旱的吞噬。截至3月17日,全縣小春作物受災面積達52.99萬畝,占總播面積53.56萬畝的99%。其中成災42.54萬畝,占受災面積的80.28%;絕收25.14萬畝,占受災面積的47.44%。

該縣預計,小春作物產量損失14693.75萬公斤,經濟損失25084.85萬元。其中,小春糧食作物產量損失10114.5萬公斤、經濟損失16620.4萬元,小春經濟作物產量損失4579.25萬公斤、經濟損失8464.4萬元。

125天無有效降雨

“去年從八九月份開始降雨就很少了,進入11月份就基本沒有!”該負責人表示。

該縣遭遇的干旱持續時間之長也是有記錄以來之最。自2009年11月22日至2010年3月22日,縣境內連續125天無有效降雨。

氣象統計表明,2009年全年該縣降雨量僅為650.1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少324.4毫米。由于降雨偏少,且時空分布不均,加之近段時間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全縣的農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情,部分地方人畜飲水困難,抗旱形勢極為嚴峻。

城區限量限時供水

記者還了解到,從3月1日起,曲靖城區每天實行片區定時供水,同時對全市數百家洗車場和桑拿洗浴場所的用水都進行關停,恢復供水時間視城區供水形勢而定。

“陸良城區居民用水也受到了限制,每戶都采取限量限時供水,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是停止供水的。”陸良縣負責人表示,同時持續干旱也使得可用水越來越少,“只能支撐到4月底了!”

云南省陸良縣大莫古鎮:

水庫底朝天,從來沒人見過

昨日下午,報道組來到受災嚴重的曲靖市陸良縣大莫古鎮,該鎮黨委副書記陳自文告訴記者,鎮里共有12個村、5.2萬人口,其中缺水人口為2萬,需要外部送水的多達5000人。

據介紹,自2009年8月以來延續至今,全鎮遭遇百年未遇特大旱情,致使冬春作物基本絕收,人畜飲水困難,春耕生產缺水嚴重,全鎮抗旱形勢異常嚴峻。

據了解,大莫古鎮共有5件小(一)型水庫、13件小(二)型水庫、35個小壩塘,設計總庫容1620萬立方米,正常年景可蓄水1200萬立方米。

陳自文告訴記者,由于旱情日益加重,有2件小(一)型水庫、4件小(二)型水庫和35個小壩塘枯竭,其他水庫蓄水300萬立方米,不足歷年同期的1/3。按慣例計算,2010年全鎮農業生產用水缺口高達1017萬立方米。

陸良縣德格海子水庫庫容160萬立方米,由于持續干旱已干涸見底。20日下午,溫家寶曾來過這里。記者現場放眼望去,水庫庫底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裂痕一望無垠,近看密密麻麻的泥塊像梅花樁一樣,裂痕深度足有二十厘米,上面還依稀可見干枯死的河蚌。

“這還沒有人見過它徹底干枯”,陳自文告訴記者,這個水庫估計有120多年的歷史,但村里沒人見過它干涸成如此模樣的,“80多歲的老人都搖頭說沒見過”。

在干枯的德格海子水庫,57歲的村民朱小胖正在往牛車上裝水庫泥土。由于池塘水庫干涸,農作物無水灌溉,小春作物基本面臨絕收。但朱小胖仍不放棄,他在抗旱的同時還來裝泥土,準備拉回去種植玉米等耐旱作物。

面對干旱導致收成無望,村里年輕人很多都開始外出謀生。“我的3個女兒和3個女婿春節后都到廣州去打工了。”朱小胖告訴記者。

云南地下找水突擊專業隊24小時作業

井深打到50層樓那么高

在大莫古鎮戈衣村村口拐彎處,遠遠就能看到高掛著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彩旗。據了解,他們是云南省首批抗旱救災地下找水突擊專業技術隊之一,旱情發生后,他們單位派出13支找水隊,已有一支成功在晉寧完成任務。而這一支負責在戈衣村打取地下水。

隊長趙沖全告訴記者,該處是大莫古鎮最佳地下水取水點,預計投資70萬元在此打水,目前已經打到120米,200米到250米可能打到地下水,一天可以打15米左右。

該隊共13人,分兩班日夜24小時不停歇作業,由于地下有大量白云質石灰巖,打井難度較大,為此磨壞了兩個金剛石鉆頭。

趙沖全說,現在已經打了12天了,井深也有145米了,相當于50層樓那么高。在打到90米的時候,就已經出水了,但是水量不夠,雖然現在的出水量達到了200多立方,但距離每天出水500立方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可能要打到200米,估計還有8天吧。”

貴州省水城縣猴場鄉:

七旬老人下山背水

早上8時,71歲的祝新文柱著一根拐杖,背著一個30升的水箱,一步一步地走下山。白色的頭發和粉色的上衣,在荒蕪的梯田里顯得格外醒目。

他是苗族人,屬于貴州水城猴場鄉補那九族。他的前半輩子是在山洞里度過的。去年年初,他們14戶人家住進了政府新建的平房。新房子坐落在梨口巖,背靠大山面向天,通上了電,但沒有通水。

祝新文繞過層層疊疊的梯田,來到山腰子的一口井邊。對于他們全村人而言,以前是靠天吃飯,下雨的話積點水,可以用很久。但是,去年7月,他們收完田里的玉米之后,就沒有下過一滴雨。土地變得荒蕪,山里的三口井變成他們主要的用水來源。

祝新文放下身上的水箱,把井上的蓋子移開,蹲下身子,用勺子舀起一瓢水。井很淺,水更淺,他的勺子幾乎能碰到井底。他的動作很慢、很輕,勺子里的水像一股細流靜靜流入水箱。大約舀了十勺之后,勺子能舀到的水越來越少,他輕輕地把勺里的野草撿起,把小半勺的水倒進水箱。之后,蓋上井蓋。這半箱水,他整整舀了五分多鐘。

如果三口井都打不到水,就只能去谷底的河里挑水,這一來一回就是五個小時。

山上的梯田,以前種些小麥和玉米,但是現在地太干了,種不了,都荒著,黃了。今年的玉米還是去年收獲的。

天氣

黔桂雖然有雨旱情仍將持續

記者22日從中央氣象臺獲悉,23日至24日,廣西大部、貴州大部將有小雨或陣雨;但未來三天,云南、貴州西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西北部等旱區仍無有效降水,云南、貴州、川西高原南部、廣西西北部等氣象干旱區旱情將持續或發展。

為此,中央氣象臺22日18時繼續發布干旱黃色預警。根據3月22日監測,云南中部、北部和東南部、貴州中部和南部、廣西西北部等地存在重度以上氣象干旱。

(李云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