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天氣助原油價格創兩年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受歐洲大面積嚴寒影響,原油價格創下兩年新高,在韓國、印度等燃料進口國進發通脹擔憂,同時OPEC也還沒有任何增加產量的跡象。
綜合媒體12月24日報道,原油價格24日站上兩年多最高點,嚴寒天氣推高燃料需求,使供應吃緊,同時還在韓國和印度等地引發通脹擔憂。
歐洲2月交割ICE布倫特原油期貨早盤一度躥升至94.74美元/桶,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新高,目前報94.68美元/桶。
美國原油期貨23日也創下91.63美元/桶的26個月新高。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24日因圣誕假期休市。
布倫特原油價格對美國市場存在溢價。其價格的上漲部分是受歐洲大陸和英國遭遇嚴寒天氣影響。
預計周末歐洲部分地區仍將面臨下雪和低溫,給航空與鐵路網絡多日的混亂繼續造成威脅,同時進一步推高燃料需求。
巴克萊投資銀行(Barclays Capital)分析師在周報中寫道:“隨著原油需求出人意料向上的趨勢的持續,同時持續的嚴寒天氣進一步使原有市場重獲平衡,油價正急于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尤其是最近的猛漲使布倫特原油有突破100美元/桶的可能。”
從2010年5月最低點以來,油價已經上漲超過30%,再次引發燃料進口國經濟增長將受到影響擔憂。
韓國財長24日警告說,由于全球流動性增加,油價上漲,這個世界第五大原油采購國2011年可能面臨通脹壓力。
印度政府有望在12月27日當周決定是否上調燃料價格,以緩解國內零售商遭受原油價格上漲的壓力,同時減輕自己的補貼負擔。
.
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在22日將汽柴油價格上調至紀錄高位,以鼓勵精煉廠增加供應滿足需求。
政府表示將阻止運輸公司將價格上漲轉嫁給消費者。但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使中國消費者股價指數在11月創下28個月新高。
不過,經濟學家預測,油價上漲對新興經濟體的通脹影響將弱于過去。
隨著原油價格達26個月最高點,交易商正在觀察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何時才會增加產量。
OPEC中的兩名部長24日稱油價比較“合理”,沒有顯示出將增加產量,阻止油價上漲的意圖。
OPEC阿拉伯成員國部長周末將在開羅舉行會議,可能會對油價和原油生產進行討論,但是不會出臺關于產量的正式決定。OPEC的下次例會將在6月召開。
澳大利亞國家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的商品分析師Ben Westmore說:“一旦油價漲到100美元/桶左右,并且價格得到持續,同時美國、歐元區、英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前景仍然疲軟,OPEC可能就會有所行動。”
“但是還還有好幾個月,很多事情都很難預料。”
美國23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2月13日當周失業金申請人數有所下降,同時消費支出在11月連續第五個月出現上升,使第四季度經濟將穩定增長預期得到加強。
(陳紹國 實習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