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石油大連油庫再發火災 危機處理設備仍缺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10月24日中石油103號罐再次發生大火,對于中石油危機處理設備缺位,一位管理人員坦言,“沒有地方建設危機處理設備,即便建了,也起不了作用。”

據每日經濟新聞10月26日報道,昨日大連新港消防總隊的大樓前,四五個工人正在工地上忙活,這里將是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的新址,不遠處是成片的原油儲罐。

10月24日下午4點10分,該公司的103號罐發生大火,滾滾的濃煙一直蔓延至施工場地,工人馬建國和他的工友為再次出現這樣的事故感到錯愕,他說,“火勢很大,這個地方很危險。”

這是自7月16日發生爆炸以來,大連新港遭受的又一劫難,事故發生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個罐體。昨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到達事發現場了解到,輸油管線上面的泵閥存在故障,整個港區存在消防安全隱患,部分現場施工工人沒有相關資格,最為重要的是,偌大的港區沒有事故池。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一位管理人員坦言,“沒有地方建設危機處理設備,即便建了,也起不了作用。”


罐體夾層油污未除引發大火

從大連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可知,7月16日的事故原因此前已初步查明,是一艘巴拿馬籍30萬噸級油輪在卸油的過程當中,發生操作不當導致油輪泄油而引發的爆炸。

24日下午發生的大火,據該公司陳姓技術負責人的說法,是由于在拆除103號罐體的時候,沒有發現罐體的夾層內有上次爆炸未全部耗掉的原油,在切割時不小心濺出火花,導致大火。

火災發生時,這位負責人還在房間休息,遠在數公里外的家人看見升騰起來的火光和濃煙,匆忙打來電話問詢安全情況。據當時距離現場不遠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火很大。

陳姓負責人邊開車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時在現場作業的4位工人,沒有安全從業資格證。據記者了解,當時負責現場施工的工人來自中石油遼河油田建設集團。

在公司門口,記者遇見兩位身上沾滿油污的工人,靠在向陽的墻上抽煙。他們說,遼河油田過來了200多人,已經在爆炸現場工作了幾十天,現在主要的任務是清理現場。當記者問其有無取得安全資格證時,他們同聲回答:沒有。

中石油遼河油田建設集團副總指揮李明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集團施工人員對位于大連新港原油儲備基地103號罐體進行拆除作業時,不慎引燃罐體內殘留原油發生燃燒。現在罐體內還有500毫米左右的水,同時也有原油殘渣,拆除中切割的火花可能還會造成復燃。

中石油國際儲運公司一位吳姓經理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登上一道輸油管線,他說道,昨天這個地方又發大火了,工人操作時太不小心了,以后需要特別注意安全。

多處設備出現故障

在廠區里的工人看來,和上次爆炸事故相較,這次發生的火災規模較小,當他們面對記者采訪時,臉上表情較為輕松。記者以某公司技術人員的身份,在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的帶領下,穿行在有些空曠冷寂的廠區。在一些路的拐角處,標寫著大大的“嚴禁吸煙”,而在這些牌子底下,依然能看見叼著煙卷的工人。車上同行的技術人員同樣吸著煙。

一行人終于在碼頭配電間前面停了下來,此處的廠區位置號為2-39。吳姓經理帶著眾人,在一處粗壯的輸油管線上面停了下來,指著一個銹跡斑斑的泵閥說,“這個東西自從安裝上去后,一直不能使用,存在很大的故障。”

這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產品,主要對輸油管道起著“開、關、停”的作用。自從幾個月前將此產品安置在輸油管道上后,一直出現故障,主要表現為,手動開關無法打開,打開之后關合又成問題。這讓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的技術負責人頗為犯難,不得不打電話叫來廠家,要求重新調適和修理。

這樣的開關在偌大的保稅庫區不在少數,僅2-39廠區位置前面的管道上就安裝著四、五個類似的開關。吳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除了這些,其他地方也有使用這種開關的,這些管道非常危險,因此必須要保證質量。

該經理表示,這些開關有些也被用在輸送污水的管道上面,由于污水里面含有大量的原油,如果處理不當,同樣很危險。現場另一位技術人員表示,這些管道需要不定期加以維護,如果長期不管,肯定會出問題。

當記者在現場待了三個多小時后,準備離開時,泵閥的修理工作還在繼續。

事故池沒有建立

當記者問及整個庫區有無建立事故池時,吳經理略有猶豫地回答,“沒有建,一方面是沒有地方可建,另一方面是建了不起作用。”

吳經理表示,如果一個儲油罐是10萬立方米的話,建的事故池和消防池基本上可以容納這個儲油罐內的原油儲量。對于土地資源緊張的大連港區,建事故池就這樣擱置起來。

7月16日事故發生之后,發改委組織了一個關于石油儲備庫設計的評審委員會。該委員會認為,由于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沒有建相應的事故池,最終導致原油泄入海中,造成重大污染。

盡管大連新港有著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庫等“大戶”,但對于事故池的建設依然未被高度重視。中國石油化工規劃院副院長白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石油儲備區域必須建事故池,這是任何企業不容更改的鐵律。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