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齋戒月將至 市場一糖難求 白粗糖價差上衝22年新高
鉅亨網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巴西甘蔗產量大,然糖市場依然供不應求。
糖業的供需緊繃月份又至,精(白)糖和粗糖之間的價差,上衝到將近22年來的新高點,迫使新興國家消費者以高點價格買入糖產品。
今(2010)年初糖價上竄至30年新高點,超過每英鎊30美分,令糖買家難以買進,庫存遭耗損殆盡。
白糖的短缺現象,在上周造成粗糖和白糖價差超過每公噸175美元,為1987年倫敦糖期貨交易起始以來首見。
而儘管因預期巴西和印度產量豐富,糖期貨價格有所縮減,白糖現貨依然十分稀少。
近幾年來糖價的波動,吸引了如對沖基金等新買家進入市場,糖市以往屬於由Cargill、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和Sucres et Denrées等貿易公司主導的利基市場。
糖市出現大幅價差的原因,為穆斯林國家在齋戒月(Ramadan)前大量囤積糖產品,消費量遽增所致。英國糖業集團Czarnikow分析師Peter de Kler聲稱:「白糖的市場買氣,位於齋戒月前的採購。」
國際糖業組織(ISO)預期,全球糖庫存今年將下觸20年新低點,因此如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回教國家,將受高糖價問題所擾。
糖在已開發國家是平凡無奇的食品,但在開發中國家裡被視為重要熱量來源,且被當作必要的奢侈品,其價格也成為政治焦點。
糖市的缺貨現象,也造成巴西運輸糖原料貨船的嚴重交通阻塞。
雖然糖期貨價格已由年初下滑25%,白糖供不應求的情況,仍使精練商和貿易商由此大筆獲利。
全球最大糖精練商Al Khaleej Sugar總經理Cyrus Raja表示,公司將增加產量,並宣稱先前已買入白糖,希望賺得漲價的價差利益。
在下周三7月期貨約滿後,粗糖價格據估將呈現放緩,然許多人仍認為粗糖和白糖的價差將再度突破新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