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節能增收"一箭雙雕"溫州小鎮小企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發改委日前緊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通過拉閘限電的手段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但對溫州的潘橋鎮來說,除拉閘限電之外,已無第二條解決之道,政府和企業都備受煎熬。而另一個小鎮南海大瀝鎮,卻已逃離“苦海”,這個小鎮“解脫”的秘密又是什么?
就在幾天前,只有兩個工人的阿勝沙發廠,收到了溫州甌海區“有序用電通知”,要求企業必須參加“停10開5”的限電措施。不僅僅是阿勝沙發廠,周邊幾乎的所有企業都收到了這份通知。
半個月前,中國民營經濟發源地溫州,這個“制造業之都”已全面啟動有序用電,涉及數以十萬計以上的中小企業。在生存壓力下,甚至有上百家企業的企業主到區、市政府“討說法”。
20日,溫州再次召開“節能降耗”工作大會,這距離上次全市節能減排會議僅過了1個多月時間。一位參會知情官員透露,這次參會人員為各區分管領導、經貿委、電力局有關負責人,會議旨在學習交流“先進縣”的有序用電經驗,更好地推進企業節能降耗。
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溫州單位GDP能耗下降1%左右,遠落后于全年4.8%的目標任務。這意味著,溫州在接下來的100天時間,要完成全年80%的節能降耗任務。
這次涉及全國的節能降耗任務,對處在“農業向商貿”轉型期的溫州潘橋鎮,以及該鎮2000余家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最為艱難的考驗。
“停10開5”有序用電
甌海區“有序用電通知”說,自9月16日起,該區年產值500萬元以下的,生產在本地、關系不在甌海的,在無合法產權廠房(工棚)生產的無證無照的3類工礦企業,均必須參加 “停10開5”有序用電。該通知還注明,后兩類從10月16日起全部停止供電。同時,在限電期間禁止企業自備發電。
上述限電措施,在阿勝沙發廠所在的潘橋鎮炸開了鍋,因為該措施一旦實施,大量企業將面臨關閉。
潘橋鎮位于溫州西南部,距離市區中心13公里,擁有耕地2.4萬畝,是一個正處在農業向商貿轉型的溫州后起小鎮。潘橋鎮鎮長金劍欣說,該鎮共有中小企業2000多家,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只有幾十家。而據當地企業的統計數據,潘橋鎮的規模企業只有十幾家。
阿勝的沙發廠非常小。兩間400余平方米廠房,是當地農民違章搭建的,年租金3.5萬元。機器只有兩臺縫紉機和一臺充氣泵。工人只有貴州阿勇夫妻兩人。每天生產兩三件沙發,通過周邊商店賣給中低端客戶。十幾年來,阿勝沙發廠一直就維持這樣的規模,年產值在100萬元以上,年用電量兩三千度。
廠主阿勝說,像他這樣沒有廠名的小企業,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在潘橋各村落極為普遍。
在阿勝沙發廠周邊的工棚和民房,本報記者隨處可見沒有廠名的櫥柜、皮鞋、衣服等加工廠。其中一家生產櫥柜的工棚里,七八位工人在忙碌生產,空中漂浮著摩刷后的人造板粉末,只有兩人戴著口罩。在周邊的小道、空地上,到處可見工廠廢棄的材料和混濁的廢水。
在一年中最忙碌的四季度限電,這無疑卡住了眾多受困于轉型升級的溫州中小企業的生存命脈。
阿勝說,溫州作為中國家具生產基地之一,其沙發企業常年工人超過10個的不多。在激烈競爭下,如今溫州市場80%左右的沙發來自廣東等地,這些廣東制造的產品具有土地價格低、稅收優惠大等成本優勢,溫州沙發已經難于與之抗衡。“溫州沙發的這種生存窘境,也同樣反映在溫州燈具、打火機、眼鏡等行業。”
一位不愿具名的溫州鄉鎮干部說,有序用電是一項全國性工作,“在地方領導看來,節能降耗已成為一項政治任務,比GDP增長等政績要重要很多。”
中國之前承諾,“十一五”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20%。今年是我國執行“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但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反而上升了0.09個百分點。因此,國務院要求各地迅速行動起來,遏制全社會用電量需求過快增長勢頭,確保“十一五”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的完成。
甌海區經貿局局長、節能辦主任王加瑞說,有序用電作為推進節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國上下都在抓;省市還下達用電控制限額指標給我區,要求全年全社會用電量控制在30.0781億度以內,1-8月甌海區已用20.5548億度,余下的4個月平均每月只能用2.3億度。
“百日攻堅”節能降耗
據介紹,溫州各縣市有序用電措施各有不同,其中甌海區發布“停10開5”限電措施后,企業反映最為強烈。
隨后,一些甌海企業主集中到區政府大樓前,訴說“一刀切的限電措施將讓企業無法生存”,據目擊者說當時現場有幾百人。在市政府大樓前,也集中了大量企業主,據一位溫州市政府官員說,當時有100多人。
20日,溫州緊急召開“節能降耗”工作會議,各區領導、經貿局、電力部門負責人紛紛到會。一位參會甌海區官員說,會上一些做法比較好的縣領導做了發言,“我們還做得不好,限電方案還需要進行調整和完善。”
據官方披露數據,今年上半年,甌海區全社會用電同比增長17.7%,高出全區GDP增速2.1個百分點,單位GDP電耗同比增長1.9%,十一五期間第一次出現增長。而溫州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1%左右,遠遠低于全年4.8%的目標任務,且二氧化硫和COD兩項主要污染物的削減率均未能達到3%的要求。
同樣在浙江,今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同比增長20.6%,導致單位GDP電耗同比上升8%,省轄11市單位GDP電耗全部上升。一位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的官員說,上半年全省GDP能耗同比僅下降1%左右,在未來100天還要完成約2.2%的目標,節能降耗任務嚴峻。
在“百日攻堅”節能降耗下,眾多企業則面臨生死選擇。
上述潘橋鎮一家沙發廠老板阿勝說,節能降耗是大勢所趨,政府應該常年緊抓不懈,如今突然發現GDP能耗上升,就立馬采取“停10開5”的措施,讓眾多企業難以接受。一旦限電措施嚴格實行,必將加劇工人離職、中小企業倒閉,大批量工人失業在所難免。同時,生產企業必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造成一些商品價格上漲。
下轉12版
上接09版
“用電缺口非常大,”溫州華潤電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鎮亮說,該公司是省級節能減排先進單位,在發展中電耗也在合理增加,前8個月公司每度電平均產值59.27元/度,上繳稅金7.95元/度,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1.5和10.4個百分點。按照有序用電下達的指標計算,該公司第四季度可用電量7萬度,而要完成第四季度9010萬元產值,至少需要150萬度。
21日,徐鎮亮拿著“關于要求增加生產用電量的請示”到溫州市經貿委,他說,之前公司已把報告遞交給相關部門。“之前有序用電存在一刀切,現在好些了。”徐鎮亮說,為節能降耗,目前公司關停了辦公、宿舍等非直接生產用房空調,限時使用宿舍熱水器,關停部分高耗能生產設備,把急需高耗能生產設備安排在晚間開機等措施,把有序用電責任落實到班組和個人。
潘橋鎮鎮長金劍欣說,該鎮單位能耗呈上升態勢,節能降耗也并非一時沖動,今年初該鎮就在相關會議上提出,可是并沒有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先給企業一點時間,希望他們很快規范起來,接著要加大檢查力度,無證無照企業必須取締。”
地方財政增收困局
阿勝說,地方借節能降耗旗幟,對企業有序用電的背后,是為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在潘橋,一些企業存在虛報產值的問題。潘橋鎮鎮長金劍欣說,通過用電量、行業每度電產值推算,該鎮一家企業年產值已高達上億元,然而企業只上報了100萬元。同時,一些有了規模的企業,低報產值享受包稅政策,存在明顯的漏稅行為。而一些無證無照企業,或者家庭作坊企業,對當地稅收則是“零貢獻”,還增加了社會治安成本。
一位不愿具名的溫州地方干部透露,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溫州一些鄉鎮的財政壓力在明顯增大。“前幾年積攢的錢,在2009年幾乎花光了,2010年支出又在增加,但錢還不知道從哪里來。于是市、區兩級政府,緊盯那幾個還沒有出讓的地塊。”去年,溫州某區的企業稅收,倚重于兩家大型企業,其余中小企業稅收不增反減。
在財政收入困局下,一些地方高舉“節能降耗”旗幟,意在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可謂一箭雙雕。
上述這位溫州地方干部說,最近該鎮上報規模以上、上牌上照的企業在增多,他們希望以此避開“停10開5”限制。
“企業偷稅漏稅在溫州比較普遍,一旦如實上繳稅金,很多中小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阿勝說,如他的沙發廠有證有照,如實上報產值,那他就要繳納產值17%左右的稅金,這遠高于他目前10%的利潤。這樣他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遣散工人、關閉企業;二是提高產品價格,把稅金轉嫁給消費者。在這過程中,很多中小企業將面臨倒閉。
“我當然不希望政府限電,”阿勝沙發廠的貴州工人阿勇說,他從事沙發生產已有七八年,先后在廣東、溫州大小企業工作過,“大企業規矩多,不自由,收入還不如小企業。”一旦有序用電嚴格執行,他將面臨失業或減收的危險,“大企業機械化程度高,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阿勇說,目前他的十幾個老鄉中,有80%左右在中小企業工作。
阿勝說,平時阿勇夫妻月工資在6000元左右,如滿負荷生產他倆能拿到1萬多。但阿勇更多的感受是,錢不值錢了,他們過著一個物價上漲大大高于收入增長的艱難日子。
“社會治安是我們最大的壓力,”潘橋鎮鎮長金劍欣一再強調,有序用電旨在降低節能降耗,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而并非出自地方稅金利益。今年至今,潘橋發生的200余起企業拖欠工人工資中,大多數來自無證照中小企業。“這些無證照企業,對地方是零貢獻,它們關停不影響地方工業。”
在本報記者采訪中,一些地方官員對有序用電有可能造成的大量外來工人失業,并沒有提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