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泛濫機構拼命做多 A股新一輪牛市盛宴開始了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流動性泛濫、機構加倉、社保基金入場、熱錢流入、樓市資金轉入,滬指強勢站上3000點關口,A股進入新一輪牛市了嗎?
據中國經濟周刊10月25日報道,剛回國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金融學博士生王遙,把她在這些年在國外打工賺到的多數錢毅然投進了中國的A股市場。
促使她作出這一決定的直接原因,是她在北京一位“有身份”的親戚告訴她“大量資金即將被轉移到股市”,并告訴她,這波行情像是上一次一路漲到6,000點的前兆。
王瑤開始還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相信了這位親戚。因為后者在9月底的時候曾經告訴過王瑤讓她趕緊入市,因為人在國外,所以沒有買成。不曾想,國慶節后的走勢,把王瑤嚇了一跳。
從9月30日開始至10月18日結束的短短8個交易日內,上證綜指已從2,610點一路站上3,000點關口。一時間,“A股進入牛市”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進入她的視野。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10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慶節前投資者就已經紛紛看好后市,A股開戶并搶倉的熱情大增。9月最后一周,A股新增賬戶23.54萬戶,較此前一周增加12.18萬戶;同時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增至1,212.1萬戶,較此前一周增加489.78萬戶,增幅為67.81%。
與此同時,股民們手中很多看似沒有希望的股票迅速“解套”。股民們開始琢磨——莫非牛市真的來了?
突然“牛市”
雖然是金融博士,但王瑤對國慶節后A股市場的強烈走勢仍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按照她對A股市場的判斷,在前有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將商品房首付比例由原來的最低20%上調至30%的政策,后有央行提高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招商、民生兩家股份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的重大利空面前,A股的正常反應應該是“小幅回調”。
但市場的走向讓這位金融學博士著實感到羞愧。A股不僅沒有回調,反而輕松突破了3,000點這個被認為是牛熊分界的點位。在多數人看來,對于該現象唯一的解釋就是資金大舉介入。但問題是,資金從何而來呢?
中期研究院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付鵬認為,本輪上漲的真正原因是“流動性泛濫”。根據央行發布的最新信貸數據顯示,2010年9月,各大商業銀行共投放了5,995億元的信貸額度,這一新增信貸規模大大超出此前市場的主流預期4,480億元。
充足的流動性成效力現。10月11日,兩市成交4,292億元,創下了年內成交天量紀錄;該紀錄僅保持3天,10月15日,兩市單日成交4,526億元,離4,768億元的歷史成交天量僅僅一步之遙。
除去流動性的因素外,熱錢的流入也側面加劇了A股的上漲。中國工商銀行投行研究中心副處長史晨昱認為,由于各國經濟增長率、利率和通脹率的差異,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投機者都在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回報更高的新興市場。
新一輪匯改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并連續創下匯改以來的新高。聞風而動的熱錢重新洶涌,9月份中國新增外匯占款2895.65億元,較8月增加19.19%,突破今年4月份的2,863億的水平,創下年內新高。
雖然這部分熱錢并不一定會大舉直接流入A股市場做多,但正是這筆熱錢的流入補充了部分項目的資金缺口,也間接解放了國內市場部分資金的手腳,使他們可以放心進場,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漲了A股。
正是由于流動性的過分充裕,因此市場普遍預期9月份的CPI將再創新高,而在通脹的強烈預期下,資金大舉捧紅煤炭、有色等資源類權重板塊,帶動了股指的上漲。
除了信貸充足和國際熱錢流入外,史晨昱認為,本輪反彈的資金流中還包括樓市資金。新一輪房市調控政策的出臺,讓炒房投資客對樓市投資出現松動,使得這一部分資金從樓市注入股市助推了A股的大漲。“房市調控政策的出臺,某種程度也可看做管理層引導樓市資金入股市的信號。”
“拼命做多”的機構們
在本輪A股大幅上漲中,來自機構的資金無形中夯實了股民心目中的期望。
余宏是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的研究員,他們公司股票基金的倉位已至85%,逼近整個行業在2009年88%的歷史高位。
“整個基金業上半年因為大市不好嚴重虧損,現在大幅反彈當然要抓住機會。”余宏稱,不能再“賺了指數不賺錢”。
根據萬得資訊數據顯示,10月8日至10月15日間,機構累計向滬深兩市注資超過540.24億元,而散戶則借著本輪反彈的勢頭,套現流出337.7億元。機構增倉前5大板塊為煤炭及煉焦、銀行、證券保險、有色金屬和房產開發租賃,分別增倉了147.31億元、130.82億元、116.71億元、109.59億元和97.4億元。
根據齊魯證券的基金倉位監測,截止到10月8日,股票型基金的整體倉位為83.88%,混合型基金的倉位則為74.28%。據其對各家基金公司的倉位監測顯示,有44家基金近期主動對其倉位進行上調,平均上調幅度為2.23%;只有16家基金主動下調了倉位,下調幅度也僅為1.23%。倉位超過90%的基金包括中郵創業、交銀施羅德基金、富國、易方達、上投摩根、申萬巴黎等。
余宏認為,基金的整體倉位還會再高。
分析人士認為,也正是高倉位的事實,才決定了機構目標空前的一致:那就是拼命的做多。余宏稱,現在的情況是機構資金快速入場,基金倉位大幅提高,如果這個時候股指出現大幅下挫,機構是承受不起的。因此即便是遇上下挫,機構也會不計成本的拼命拉升指數挽回市場人氣。
與市場機構相比,被稱為“國家隊”的社保基金是否加倉更加牽動著市場的神經。
作為市場的晴雨表,社保基金曾多次成功逃頂與抄底,反映出其對大盤變化的敏感程度。從去年8月開始,社保基金退場揭開市場大調整的序幕;今年6月,社保基金進場點燃本輪反彈的導火索,而9月底起,社保基金更是打著“資源為王”的旗號沖入A股市場。
據統計顯示,社保基金各投資組合在第二季度對80只個股進行了不同比例的增持,115只個股的持股比例未變,另有73只個股被社保基金減倉。
這似乎意味著社保基金已經明確:行情不會變壞。
這只是開始?
流動性泛濫、機構加倉、社保基金入場、熱錢流入、樓市資金轉入……很多投資者直言,“這就是牛市!”
但在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宵看來,“無論是從資金面,還是從藍籌股的估值來看,這波行情還只是個開始。”他分析稱,近期上漲最受益的資金應該是匯金公司、社保基金等,如果牛市確立,下一步分享牛市盛宴的將是基金、私募以及散戶。目前,A股銀行股市盈率在10倍左右,而“石化雙雄”也只有12倍~15倍之間,作為市場的重心,其整體估值并不高。
從資金面來講,目前可能只是一些先知先覺的資金進入股市,隨著時間推移,接下來還將不斷有散戶、產業資金及其他游資熱錢進入股市,而銀行儲蓄存款、債券市場資金這些主力還沒有動,資金面上應不必擔憂。
對于市場目前充裕的流動性,史晨昱認為,目前我國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央行不可能采取過度緊縮的政策,所以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可能仍將維持著寬松狀態。
他同時指出,不只是國內政策趨好的預期,外圍方面美聯儲的動作也非常重要。他預計,美聯儲11月將會正式出臺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目前日本央行也為了應付日元大幅升值壓力采取了降息,這些預期和現實都是A股繼續上漲的重要砝碼。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