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北京治堵限牌傳聞引車市“躁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12月13日面世,在經過了一周的網上征集意見后,治堵細則出臺在即。近一周內,“治堵”一詞不絕于耳,各種傳聞在坊間流傳,引來京城車市躁動。

因征求意見稿中限制機動車數量等具體操作細則并未公布,汽車市場上限購傳言四起。在各版本的傳言中,限購限行最引關注,似乎已預示著政府將要在控制私家車保有量和現有車輛出行方面下手推開治堵工作。

市場傳言稱:2011年北京市新車放牌將為24萬張,每月放牌2萬張。其中私人購車每月搖號一次,搖中車牌一年有效,車牌不能進行交易。2010年12月23號至31號,暫停車輛上牌,以防恐慌性購車潮。

治堵方案傳出后,車市躥火,4S店員工介紹稱,店里一直是人滿為患,十七、八個銷售顧問根本就沒法應付,都在搶車。本次限牌限購傳言再起,在加速市民購車的同時,一些二手車從業者已經開始囤積車牌。


限購、限行、增加用車成本這些藥方的效果暫且不論,增強政策制定的透明性,給市民明確的預期也該加以重視。治堵本來是要緩解交通擁堵,但由于政策不明,市民擔心錯失時機,對各種傳言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無形中加劇了擁堵。政府在考慮政策出臺時,是否應該對民生民意再多一份關注,讓市民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

普遍預期12月23日上午10點到11點召開的“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新聞發布會將公布治堵相關細則,但發布會已推遲到下午3點召開,各種猜想還需靜待驗證。

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丁兆林表示,車市火爆跟治堵無關,緣于投資預期。政府出臺政策時應考慮到整個公共人群出現這種不理性的行為的可能,以及出現這種漲價預期或者說收益預期的行為。
 

(王華 撰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