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變”的美聯儲需要哪些切實改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30 08:21
近期的新聞標題無外乎兩大主題:經濟增長緩慢、勞動力市場貧血;美聯儲對於是否加息搖擺不定。今年9月之前,耶倫一直在提醒市場,美聯儲不會永遠維持低利率。但糟糕的工資和就業增長以及國內消費水平,讓耶倫未敢在九月輕舉妄動。新的輿論是,美聯儲希望等到物價和工資水平穩定后再加息。這樣一來,加息時間很可能會延遲到2016年或更晚。一些專家建議,只有勞動力市場徹底恢復健康后,才可以加息。
這種分析並沒有想象的那么直觀。因為在勞動力市場,個體就業動力不足的問題難以在整體上得到準確反映。目前,美國失業率維持在5.1%。理論上,這基本可以代表完全就業,也意味著用人企業應開始爭奪優秀勞動力,工資水平隨之上漲。但過去幾年間的就業增長水平一直差強人意。5.1%的失業率統計並沒有覆蓋那些徹底放棄找工作的人;也沒有覆蓋以兼職工作為生的群體。
根據這種樸素的理解方式,利率的提升不可操之過急。只有等到勞動力市場徹底消化掉個體就業動力不足的問題,用人企業才會主動吸收加息帶來的影響。但問題是,這種期待有沒有一個時間表?耶倫認為,疲軟的能源和進口商品價格是國內經濟問題的誘因,而這些因素都是暫時的。但在筆者看來,這種想法有些一廂情愿。
革命性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能源價格下降,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隨著美國批準原油出口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不減產政策的延續,能源價格還會更低。耶倫的另一個觀點是,歐元疲軟導致歐元區對美國保有出口優勢,大量歐洲廉價商品沖擊到了美國國內市場。這種情況也不會很快得到好轉。
縱然上述兩個問題在短期內都得到了緩解,美國也絕不缺少其他短期經濟利空因素。寒潮、颶風和選舉時期的政策不穩,這些因素在二戰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但是現在就難說了。
就業動力不足的情況很可能已經變成了“新常態”。如果按照耶倫等人的邏輯,加息遙遙無期。過去7年來,美國的經濟政策制定者一直試圖通過低利率來刺激經濟和就業市場,認為低利率可以讓經濟增長走強。這種想法是典型的情感戰勝了理智。筆者認為,通過操縱利率來修復四分五裂的就業市場是沒有任何理論依據的。
低利率實際上是在通過犧牲存款者的利益來使借款人獲益。銀行貸款不是憑空變出來的。它們是存款人的錢。低利率導致存款者的收入減少——而在生活上依賴銀行利息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退休人員。低利率導致收入降低,這一部分人群將更沒有消費意愿。根本上說來,低利率刺激信貸只是一個零和遊戲。
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通過借貸來創造新價值是需要時間周期的。這個周期往往以年計。美聯儲在政策上的搖擺不定給市場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打擊到所有市場參與者的積極性。因此經濟增長緩慢也就不難理解了。如果想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美聯儲就需要做出改變。
在美聯儲自己的“任務清單”上,第一項就是“通過制定貨幣政策影響貨幣和信貸環境,追求就業最大化、穩定的物價以及適當的長期利率。”做到這點很難,因為經濟領域眾口難調。如果穩定貨幣供給的前提是市場化的利率、就業最大化的前提是低利率,那么美聯儲就不可能通過指定利率同時實現兩個目標。在美聯儲的政策制定過程中,從來沒人問過這個問題:還有沒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到就業市場?
美聯儲認為,在影響勞動力市場方面,利率調整是最“全能”的工具。這反應出美聯儲對其他政策工具的無知。除了依賴宏觀經濟層面的復雜測算之外,其他微觀現實也值得我們仔細審視。奧巴馬政府的就業政策傾向於“大政府”模式:即通過法律法規進行廣泛的政府干預,提升企業責任,加強員工福利待遇。但這種朝著工會一邊倒的政策取向早已過時。
當今的創新科技發展水平所帶動的工業模式,已遠非幾十年前大規模流水線作業的生產方式所能比擬。奧巴馬的政策雖然可以讓同樣傾向於大政府的觀眾感到滿意,但在真正希望創業或擴大生產的人看來,這一政策只能抑制人們的主觀能動性。身上的負擔過重,愿意創業或擴大生產的人就會減少,就業機會自然跟著下降。
遺憾的是,穩定就業方面,執政當局的政策和美聯儲的利率調整總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系。如果所有希望改革勞動力市場的人都相信只要美聯儲調整利率就可以解決失業問題,他們當然會想當然地以為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確保就業公平。這樣一來,關於就業改革的討論就在無形中把美聯儲限制在了圍繞如何確保人們有統一的就業訴求上來。
美聯儲應該停止通過調整利率來提振就業的思維方式。政客們的說辭無論如何也無法掩蓋勞動力市場的固有運行規律。加強管控只能是飲鴆止渴。考慮到當前的政治氣候仍舊有利於政府干預勞動力市場,這種尷尬的就業增長狀況恐怕還將維持一段時間。
(本文摘編自胡佛研究所網站報告“our fickle fed”)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