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偏緊支撐棉價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鄭棉在11月初延續九、十兩個月的漲勢,創出歷史新高33600元/噸,之后受政策調控影響連連下跌,12月以來一直在打“翻身仗”。未來漲勢能否持續呢?筆者認為,世界棉花期末庫存消費比急速下降,巴基斯坦洪災導致棉花減產,印度對棉花出口嚴格管制,這些因素共同利多棉價,雖暫時受到國內政策的壓制,棉價短期上行可能受阻,但后市仍望繼續走高。
期末庫存消費比降至15年以來最低水平
世界棉花2010/2011年期末庫存預計將較上一年度降低1.4%,降至4340萬包,不僅創出15年來的新低,同時也是連續第4年降低。不斷增長的世界棉花消費量已經超過了世界棉花產量的增加,導致期末庫存不斷降低。2005/2006—2009/2010年度期末庫存消費比的均值為49%,此前5個年度均值為53%。但是2010/2011年度庫存消費比預計將降低至37.3%,上一年該比例為37.2%。中國是棉花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棉花消費第一大國,還是棉花進口第一大國,棉花對外的依賴性比較強。據統計,2008年棉花內外盤價格相關度為0.94,近年來相關度更是有增無減。國際棉花庫存消費比創新低,將給國際棉價以強有力的支撐,而中國棉花進口量占世界總量的39%,緊俏的供應將直接提高中國棉花的進口價格,國內棉價也將水漲船高。
巴基斯坦等多國減產引來供應擔憂
2010/2011年度世界棉花產量預計為11550萬包,較前一年增長14%,棉花價格高企,促使種植商加大生產力度。世界棉花主產國產量增減各異,其中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預計將創新高,而其他國家在2010/2011年度則可能減產。
澳大利亞2010/2011年度產量預計為400萬包,較前一年增長125%。主要受降雨供應改善和市場價格高企提振。如果最終實現400萬包,那么澳大利亞產棉量占世界棉花總產量份額將增至3.5%,是近10年來的最高紀錄。巴西2010/2011年度產量預計為810萬包,較前一年增長49%,主要得益于今年棉花豐收面積大幅提高。
除了中國和巴基斯坦,其他棉花主產國2010/2011年度產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其中印度產量預計達到2600萬包,較前一年增長12%;美國預計產棉1830萬包,較前一年增長50%。而中國2010/2011年度產量預計較前一年將下滑6%至3000萬包。巴基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2010/2011年度產棉預計分別為880萬包和480萬包,較前一年分別減少8%和23%。
世界可供貿易棉花量增長有限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2010年度棉花產量的調查,今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7568.2萬畝,較上年減少1.1%;單產84.0公斤/畝,下降4.4%;總產量636.0萬噸,減少5.5%。出于對中國棉花產量較少和期末庫存降低的擔憂,中國2010/2011年度棉花進口量預計將較上一年增長38%至1500萬包。屆時中國進口量將達到全球總進口量的39%,是歷史上第二高比例。
2010/2011年度世界棉花貿易量預計創近3年來最高紀錄,為3870萬包,但較上一年僅增長9%。尤其是棉花出口大國印度繼續對出口嚴格管制,預計2010/2011年度棉花出口量為480萬包,較上一年減少27%。印度棉在中國進口外棉中占有第二大的比重,但現在印度為了保證本國紡織企業能夠用到足夠便宜的棉花,其出口政策很不確定,導致外棉價格易漲難跌,這將會對我國國內棉價產生較大影響。
中國棉花需求增長和印度限制棉花出口將共同促使主要棉花出口國出口量增長,而棉花價格也將因為可貿易量的減少而抬高。
國內告別低棉價,棉花種植形勢仍堪憂
國內棉花供不應求,新疆主產區棉花走俏。2010年國內籽棉的收購價格比上個年度增長了75%,平均達到10.80元/千克,對應的皮棉成本價也將達到25000元/噸。棉花現貨全國均價最高至31324元/噸,較2003年18000元/噸的高價上漲80%,創出歷史新高。疆棉報價最高至31300元/噸,不僅一改往年低于其他地區的常態,還出現產銷倒掛的現象。
近幾年來,棉花的生產成本有了較大提高,國內也將告別低棉價時代。油價上升,水費、滴灌、拾棉花的費用、塑料薄膜、棉花種子以及人工成本提高,而國家的補貼力度并未見增長。與小麥等糧食主要品種相比,棉花的比價效益不高。棉花協會11月份對15個省的1628名農民進行調查顯示,雖然今年棉花創歷史新高,但由于波動劇烈影響對未來收益的預期,棉農增種的意愿并沒有提升,棉花擴種仍堪憂。
美棉完成V形反轉,鄭棉仍存上漲空間
美國棉花經過12月份的連續漲停,至今已經回到11月的高點,完成了V形反轉。目前上漲仍動力十足,12月21日美棉主力電子盤開盤即漲停,盤中最高達到162.85,收于159.12。從目前的走勢看,國外CRB指數回升至11月高點,棉花繼續領漲大宗商品。
進入12月份,鄭棉一直維持振蕩偏強格局,步步為營,鞏固了24000點、26000點支撐,即將在28000點站穩,目前收復了11月份50%的跌幅,距離11月的高點還有一段距離。中國棉花市場與美盤聯動性強,在外盤帶動下,鄭棉仍存上漲空間,但上漲幅度受到國家控通脹政策抑制,短期內或難以達到11月高點。美棉在臨近圣誕節時資金可能選擇獲利離場,進而放慢上漲,但這并不影響鄭棉的繼續走高,只是上漲節奏可能放緩。
(王聰穎)
(王德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