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主權之爭下周二揭曉 黃光裕不排除另起爐灶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國美電器 (0493-HK) 控制權之爭下周二 (28日) 揭曉,公司主席陳曉和大股東黃光裕兩方陣營展開最後的衝刺,力爭股東的支持。黃光裕代表鄒曉春昨日與香港媒體會晤時表示,若成功入主國美董事局,將會在 1-2 個月內,一次性注入 370 家非上市門店,同時未來五年的資本開支亦將限制在 50 億元 (港元,下同) 以內。他強調,若股東大會支持現任管理層,大股東不僅不會注入非上市門店,而且會考慮另起爐灶與國美展開競爭。
香港《大公報》報導,對於即將到來的決戰,鄒曉春坦言不感到緊張,並以孔子「君子坦蕩蕩」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說,堅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的,是在維持公司的利益。如果入主國美董事會,他有信心扭轉國美發展規模不如競爭對手的現狀,並在短期內超越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國美昨晚通過公關發表聲明,指近日媒體頻繁報導若干投資者被給予回報,以換取他們對黃光裕家族的投票支持。國美已就此事向香港證監會提交投訴信。
由於 370 家非上市門店注入上市公司涉及關聯交易,需要獲內地監管當局批准,鄒曉春表示會爭取政府同意,有信心獲得批准。此外,他表明會採取市場化的操作,聘請市場獨立公司對非上市門店做出沽價,擬以高於一般市場的折讓價格注入上市公司。至是採取發新股還是其他方式收購未上市資產,則未有具體方案。
針對陳曉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 370 間非上市門店地處二線城市,即使不與國美合作,影響亦有限。鄒曉春回應稱, 370 間非上市門店分布江蘇、上海、浙江、河南、山西、福建和東北三省,其中上海市場的規模不亞於北京。非上市門店在 2010 年中期銷售額為 96.2 億元 (人民幣,下同) ,佔上市部分約 39% ;從盈利能力看,國美上市部分 2009 年度的淨利潤為 14.09 億元 (其中收取非上市部分 2.33 億元管理費) ,非上市部分的同期淨利潤為 6.28億元 (與上市公司經同一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達到上市部分的 44.6% 。
問及一旦如果未能入主國美董事會,黃光裕一方將 370 家未上市門店另起爐灶運作,是否和黃光裕持有 32.4% 股權的國美產生利益衝突,鄒曉春表示,國美管理層排斥創始股東是非常罕見的做法。如果大股東不能行使管理權,那麼在國美的角色只是一個股東的身份。他表示,即使如此大股東亦不會出售國美的股權。
他強調,自從 2004 年國美上市後,在對非上市業務的託管中,從未發生過非上市部分挪用上市部分貸款的情況,另外在 2009 年,也是黃光裕和陳曉共同為上市公司提供的擔保,這些情況在上市公司歷年的審計報告附註裡。而陳曉的擔保已在本月初解除。
對於陳黃雙方有沒有可能和解,鄒曉春表示在 7 月 19 日以前,雙方曾經討論過和解,但在 8 月 4 日以後已沒有可能。他未有解釋為何和解失敗,只強調陳曉應該為此承擔責任。查看港交所資料,原來國美於 8 月 5 日上午開市前發出停牌通告。緊接著在當日收市後發表復牌通告,表示收到大股東來信,要求舉行臨時大會撤銷陳曉董事局主席職務,而國美亦正式表明對黃光裕提出法律起訴,包括尋求賠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