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復甦步履蹣跚 全球經濟回升趨勢不改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21 02:37


2010年,美國經濟復蘇步履維艱、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持續蔓延、新興經濟體拉響通脹警報。分析認為,雖然復蘇道路坎坷,但是全球經濟2011年回升趨勢不改。

據中國證券報12月21日報道,2010年,美國經濟復蘇步履維艱、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持續蔓延、新興經濟體拉響通脹警報……2011年,世界經濟增長態勢如何?中國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如何“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本報今日起推出年終聚焦系列報道,從全球經濟以及中國宏觀經濟、行業公司等多個角度回顧2010年,展望2011年。


美國:QE2橫空出世 美國經濟逐漸回暖

最新GDP數據:第三季度同比增長2.5%

最新CPI數據:11月環比上升0.1%

最新失業率數據:11月為9.8%

經濟簡況:經濟緩慢復蘇,但失業率依然高企,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在QE2和大規模減稅政策刺激下,2011年經濟增長有望加快。

在經歷2008年自由落體式的下落,2009年快速的觸底反彈后,2010年美國經濟開始步入緩行期。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連續五個季度實現增長,顯示經濟復蘇仍在持續。但令人擔憂的是,經濟增速呈放緩態勢,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別為2.7%、2.4%和2.5%,較2009年第四季度5.6%的突出表現有顯著下降。

美國經濟復蘇“續航能力”的減弱有多方面因素。

從內部來看,此前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政府支持,隨著刺激政策效應逐步減弱,對經濟增長能夠形成拉動作用的有效需求顯露疲態。在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內生性增長動力依舊不足。從外部來看,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也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在經濟自我改善狀況不佳,美國政府在財政方面捉襟見肘的窘境下,美聯儲擇時“挺身而出”,于11月啟動了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宣布到明年中之前購買總額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12月初,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進一步暗示可能會視情況擴大QE2的規模。在伯南克看來,美國經濟仍在為實現“自立式”的復蘇而掙扎,盡管不太可能出現二次衰退,但如果高失業率持續抑制消費者支出,美國經濟將會面臨減速煩惱。

一些權威機構上調了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穆迪將2011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期從2.7%提升至4%,摩根大通將預期從3%提升至3.5%。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埃爾利安認為,由于決策者正在向經濟中注入“巨量興奮劑”,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3%至3.5%,其此前的預期僅為增長2%至2.5%。

眼下美國經濟閃現出一些積極信號:零售銷售增至8個月來最高水平;制造業持續擴張;個人消費支出錄得經濟復蘇以來最高增速……但須警惕的是,失業率在年中回落至9.5%后,于11月再度抬頭;美國政府財政預算赤字占GDP比例已經達到10%,高負債成為最大隱憂。缺少就業和消費有效支撐的美國經濟,即便獲得財政與貨幣政策兩大“紅包”,短期也難恢復強勁增長。

在經歷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寒冬后,美國經濟無疑正向春天進發,但這一過程將是漫長且艱辛的。也許正如奧巴馬無數次強調的那樣,美國經濟正走在正確方向上,但仍面臨許多挑戰。新的一年會是高歌猛進還是淺吟低唱,唯有拭目以待。


歐元區:歐債危機發酵 歐洲復蘇道路坎坷

最新GDP數據:第三季度環比增長0.4%

最新CPI數據:11月環比上升0.1%

最新失業率數據:10月為10.1%,創歷史新高

經濟簡況:主權債務危機繼續蔓延,將拖累歐洲經濟復蘇,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時和法國均有爆發債務危機的風險。預計2011年歐元區GDP增幅為1.6%,預算赤字與GDP比值為4.6%。

對歐洲而言,2010年是危機四伏的一年。

2009年12月,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相繼下調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引爆希臘債務危機,為歐債危機拉開序幕。此后,葡萄牙、西班牙的信用評級相繼遭降。

迫于市場緊張形勢,2010年5月,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博弈,歐盟成員國財政部長最終達成協議,聯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出總額為75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基金,并通過從基金中向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的援助貸款。

然而好景不長,歐盟尚未從希臘危機中喘過氣來,標普8月24日宣布,由于愛爾蘭政府救助金融業的成本激增,下調該國主權信用評級。愛爾蘭由此代替希臘,走到了歐債危機的最前沿。隨后,愛爾蘭國家信用違約掉期(CDS)指數突破600大關,歐元再創兩個月低點,歐洲股市大跌2%左右。

被歐盟寄予厚望的救助計劃未能安撫市場緊張的神經,投資者不相信歐債危機能夠在愛爾蘭終結,繼續將不安的目光投向了葡萄牙、西班牙乃至意大利和比利時,導致上述國家國債收益率短期內大幅飆升,歐債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

市場對歐元區的持續緊張情緒表明,救助計劃僅能醫治成員國的表面傷痛,難以消除歐元區經濟體制的“病根”所在。

展望2011年,歐元區經濟前景雖頗多坎坷,但樂觀多于擔憂。歐盟委員會11月29日預計,歐元區經濟今年將增長1.7%,復蘇步伐快于春季預測的0.9%;2011年GDP平均增長1.5%,2012年增長1.8%。其中,德國將繼續發揮“火車頭”作用,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分別為3.7%和2.2%,但希臘、愛爾蘭和西班牙經濟今年將分別萎縮4.2%、0.2%和0.2%。

歐洲中央銀行12月7日發布《歐元區宏觀經濟預測報告》稱,2010年歐元區GDP同比增幅在1.6%至1.8%之間,高于9月預測的1.4%至1.8%的區間;2011年GDP將增長0.7%至2.1%。

雖然最新預測結果表明歐洲經濟復蘇已經穩固,但歐盟尤其是歐元區內部經濟不平衡現象仍在日益加劇。歐盟已經認識到,必須吸取歐債危機的教訓,進行結構性改革,但調整的過程注定是漫長而痛苦的

日本:日元大幅升值 日本經濟內憂外患

最新GDP數據:第三季度環比增長1.1%

最新CPI數據:10月環比上升0.4%

最新失業率數據:10月為5.1%

經濟簡況:日本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高于預期。不過,隨著前一輪刺激政策的退出,同時日元持續高位運行、出口增速逐步放緩,以及通貨緊縮局勢未能實質扭轉,日本經濟短期內或面臨復蘇暫緩的風險。

日元今年以來的升值和國內持續的通貨緊縮一直是日本政府的“心頭痛”。數據顯示,日本10月份出口年率增幅已連續8個月下滑,與此相對應的是,日本10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降0.6%,為連續第20個月下降。而在今年9月15日,日本央行入市干預日元匯率,引起國際社會軒然大波,成為全球匯率戰爭的導火索。

分析人士認為,鑒于美元未來走軟的趨勢,明年日元匯率仍有走高的可能,日本國內通縮局勢也會持續,因此,不排除日本央行明年擴大量化寬松規模。

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日元對美元與歐元匯率今年以來分別累計上漲約12.5%和22.7%。日元的大幅升值削弱了該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同時,由于進口產品價格相對下滑,強勢日元還使得日本國內長期通貨緊縮預期加深,抑制了企業和居民投資與消費傾向,從而導致實體經濟陷入持續低迷。

為控制日元的漲勢,日本今年下半年以來可謂是“奇招出盡”。但各種招數看似暫時穩住了日元走強態勢,但是在未來美元走弱的強烈預期下,日元匯率仍有再次調整的可能。

法興銀行日本首席經濟學家大久保卓治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元對美元匯率或將在明年達到峰值,高見78:1,預計日本明年的經濟增速將降至2.2%。相較于日本制造商因強勢日元而盈利受損,通縮是貨幣當局更關心的指標。據日本財務省12月的最新調查,日本企業本財年的盈利增速預期為30%,與今年2月32%的增速預期相近,表明日企具有出人意料的盈利彈性。鑒于日企現在仍未積極擴大雇員數量,同時也未見工資上漲的跡象,因此,不認為核心通脹率會在2013年之前“轉正”。如果日本央行的通脹目標未能實現,該行很有可能會在明年3月份擴大量化寬松規模至10萬億日元

雖然日元升值帶來的經濟挑戰迫在眉睫,但是日本經濟的結構性難題卻是長期而艱巨。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社會正在步入深度老齡化。專家預計,到2050年,日本總人口將從當前的1.27億減少至8900萬,其中,40%的人口年齡將超過65歲。這意味著,僅憑單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已無法抵消低出生率和高齡化帶來的經濟負效應。如果日本民主黨政府在結構問題上遲遲“不動刀子”,那么日本經濟無疑將面臨長期的衰退。


新興市場:通脹難題待解 新興經濟繼續領跑

中國最新GDP數據:第三季度同比增長9.6%

中國最新CPI數據:11月份同比上升5.1%

經濟簡況:中國經濟仍然處于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轉變的關鍵時期。通脹被認為是現階段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主要阻礙之一,為此中國的貨幣政策將從“適度寬松”轉為“穩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是“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主線。

2010年,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扮演了更大作用,尤其體現在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數據,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在2009年是100%,在2010年接近100%,即新興經濟體這兩年為全球“貢獻了”全部的經濟增量,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未來新興經濟體需時刻警惕超寬松環境下的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同時,培育和夯實自身內生增長動力,在所謂全球經濟結構再平衡過程中先行一步,把握主動。

IMF10月份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預計2010年和2011年全球經濟將分別增長4.8%和4.2%。其中,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分別增長7.1%和6.4%,遠遠高于發達經濟體的2.7%和2.2%。而衡量新興經濟體股市表現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的表現也十分搶眼。截至12月17日,其今年累計漲幅為12.73%,遠高于衡量發達經濟體股市表現的MSCI世界指數7.65%的漲幅。

此外,展望未來十年,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的牽引作用依然可期。據IMF最新預測,包括“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在未來10年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接近90%,其中中國和印度的貢獻率分別為35.7%和11.5%,充當全球經濟的主要“加速器”。

對于新興經濟體來說,眼下最主要的增長風險是通脹。數據顯示,“金磚四國”近來物價高企,11月份CPI漲幅集體“超標”。此外,韓國、泰國和南非等國也都面臨著持續上行的通脹壓力。

另外,雖然目前許多新興經濟體已經采取了相應的收緊措施,但是巴西、印度、新加坡、韓國等經濟體的通脹壓力也與內部明顯的經濟反彈過快和內需過旺相關。而外部環境正在為這種內部風險“加薪助燃”,即發達經濟體量化寬松政策引導的熱錢大量流竄沖淡了新興經濟體已經采取的收緊政策效果。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