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低溫陰雨大豆產區種植面積增加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于前期持續十幾天的高溫天氣使當地部分土壤出現干旱現象,當前的陰雨天氣反而有利于大豆的生長,對于緩解土壤干旱具有重要作用,當地大豆豐產沒有問題。

據期貨日報6月22日報道,期貨日報記者跟隨西線考察團從哈爾濱出發,挺進第一站綏化地區。綏化地區作為黑龍江大豆主產區,地理位置優越,土地肥沃,沿途千畝良田綠油油地呈現在考察團面前。

巴彥是考察團考察的第一站,考察團首先來到一塊大豆田實地考察大豆生長情況。此地為巴彥縣巴彥鎮紅興村,據當地一余姓村民和該村村長介紹,2010年春播期間的低溫天氣使當地大豆種植推遲了10多天,因而有部分村民不得已舍棄玉米而改種大豆,他們家今年大豆種植面積為21畝,較去年增加一些。正當考察團聽村民介紹期間,淋淋瀝瀝的小雨逐漸加大,氣溫突然間降了很多。突如其來的低溫也使考察團思考今年低溫的連續性和嚴重性,因而特意詢問目前這種陰雨低溫天氣對于當前的大豆、玉米生長情況將會產生什么影響?該村長表示,如果7月份以后這種天氣不再出現或者延續時間不超過三天,大豆生長期的積溫就能夠保障,因為今年很多村民種植的都是早熟品種大豆。

上述村民的說法也得到巴彥縣一貿易商的證實,據其從當地農委得到的數據,巴彥縣2010年度春播期間由于播種延遲,很多低洼地沒有種植上玉米,使今年玉米播種面積降至170萬畝,大豆播種面積增加至130萬畝。而2009年,上述數字分別為210萬畝和90萬畝,由此可見,巴彥縣大豆種植面積增幅為45%,這很出乎考察團成員的意料,而且,從出苗情況來看,巴彥縣大豆苗情基本上較好,缺苗少苗現象不明顯,在該縣龍廟鎮一豆田,考察團隨機測量一處9平方米的大豆田,5隴植株數目分別為35、36、34、42和35株。


隨后,考察團頂風冒雨來到綏化地區望奎縣,據當地農委介紹,2010年望奎縣大豆種植推遲1至2周,種植品種以綏農17、綏農21和和豐21等品種為主,目前大豆苗高10至20厘米,一類苗85%。當問及大豆種植面積時,該負責人表示正常平均年景為40萬畝,約占全部228萬畝耕地面積的17.5%,但2010年種植面積由于各種原因還沒有確定。對于當前的低溫陰雨天氣,該負責人表示,由于前期持續十幾天的高溫天氣使當地部分土壤出現干旱現象,當前的陰雨天氣反而有利于大豆的生長,對于緩解土壤干旱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種植期推遲,2010年的霜期只要是在9月25日之后來臨,當地大豆豐產沒有問題。但是考慮到當地正常霜期為9月17-20日,因而今年大豆能不能再度獲得豐收顯然要蒙上一層陰影。

從望奎縣趕往綏化的時候,天空仍不時下著小雨,氣溫已低于20度,考察團成員對于這種低溫天氣將會如何影響當前大豆生長較為關切。但俗話說:有錢難買5月旱,6月連雨吃飽飯,但愿農歷6月份當地也能夠得到這樣的連續降雨。

(徐波 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