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談中國OLED產業燒錢探路論

鉅亨網新聞中心


OLED技術作為繼LCD之后的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由于其突出的性能優勢得到了全球眾多廠商的關注。目前,全球OLED產業正處于起步階段,這也為國內企業進入該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時機,從長期來看,國內企業只有擁有屬于自己的平板顯示技術,才有可能在未來發展中占得一席之地。

目前,國內已有包括四川虹視和維信諾等多家企業相繼投入OLED項目,近日,上市公司深天馬A(000050)也宣布斥巨資投入建設4.5代AM-OLED中試線,隨即網上發表了一篇“AM-OLED前途未卜,深天馬燒錢探路”的文章,但我們認為,如果國內企業想要擺脫落后的局面,就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在此過程中,前期的燒錢探路是必不可少的。

長期以來,我國在平板顯示領域的發展一直處于追趕狀態,從CRT到LCD均是依靠技術引進才實現了產業化,并且由于缺乏核心關鍵技術儲備和前沿創新技術開發,發展一直滯后于國外,因此,國內企業要改變就需要自主創新,需要掌握核心技術,然而,任何新技術的誕生和發展并非一朝一夕,如果沒有前期的摸索和努力,何來日后的成功?
相比LCD技術,OLED技術當下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良品率不高,從而造成成本居高不下。據悉,正因為成本過高,原來進入量產的日系廠商已退出,現在只有三星電子還有AM-OLED產能。未來,隨著工藝、材料技術的突破以及產品良率的大幅提升、產品價格的持續下降,AM-OLED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數據統計,一旦OLED成品率提高到70%,LCD便無成本優勢可言。
目前,國內已有企業在OLED上開始布局,2010年,維信諾公司與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一起已建成國內首條AM-OLED中試生產線,最大可開發17英寸的AM-OLED器件,該中試線可完成從TFT背板到OLED器件的全套技術開發,國內部分企業已通過引進中試線進行研究,掌握了技術,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OLED技術在應用上最大的問題是,除了韓國三星很少有企業能夠穩定、成熟、大量供應產品,如果有更多的像三星那樣的公司能提供量產,那么OLED在目前市場上的應用量一定會擴大。據悉,目前準備量產的AM-OLED線有:三星現有生產線及在建的5.5代線;LG的AM-OLED線將于明年量產;友達開始建設自己的AMOLED線,并定于明年量產;天馬電子明年量產AMOLED,隨著更多參與者的加入來做大OLED這塊蛋糕,才能尋求更大的市場突破。


相比國外企業,國內公司在OLED的資金投入和布局速度方面確實還有所不足,尤其是在大尺寸領域,這主要是受產業基礎等多方面條件的制約,國內企業目前并沒有實力在OLED上投下巨額資本,但一些投入小、技術較為成熟的小尺寸市場或許是國內企業的突破口。因此,對于那些有能力和技術基礎的企業,政府和社會都要以支持、鼓勵的態度對待,而不是害怕它們燒錢探路。

我國的OLED產業如要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可以借鑒日韓發展OLED產業的情況,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產業的支持力度,這種支持不僅是資金的支持還包括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其實,今年6月,工信部已給予了相關企業的資金上扶持,另一方面,要積極利用現有基礎,聯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上游材料是OLED產業發展的瓶頸,如果上游材料有突破,對中國OLED產業會起到推動作用。

(陳凱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