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重心將在振蕩中抬升 基金熱議“后加息”行情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多位基金界人士表示,很難判斷短期市場的漲跌,不過,從201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看,中國經濟出現筑底回升態勢,而且貨幣資金充裕,預計市場重心會在振蕩中不斷抬升。
據新快報10月22日報道,央行意外加息后的首個交易日大盤先抑后揚,第二個交易日也就是昨日(10月21日),在公布了向好的宏觀經濟數據后,大盤又先揚后抑,縮量收陰。三年來央行再度加息的舉措對未來一段時間資本市場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多位基金界人士表示,很難判斷短期市場的漲跌,不過,從201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看,中國經濟出現筑底回升態勢,而且貨幣資金充裕,預計市場重心會在振蕩中不斷抬升。
抑制通脹投機為主
此次加息出乎很多基金界人士的意料。不過,他們同時也認為,在通脹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動用加息工具可以理解。
廣發行業領先擬任基金經理劉曉龍認為,央行突然加息主要為抑制“通脹投機”,管理通脹預期。“此次突然加息是一個非典型的不對稱加息。目前通脹預期明確,特別是CPI指數持續走高,存款利率已經持續超過半年的負利率,這次加息調高有利于抑制市場流動性。”
劉曉龍指出,本次調整的是一年期存貸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并未調整,長期存款利率調整幅度遠遠大于短期,表明管理通脹預期是此次加息最主要的政策目標。目前,存款短期化嚴重,如果能實現存款的長期化,將達到一石二鳥的作用,既能回收流動性又能直接壓制通脹預期。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也表示,本次加息具有較強的非對稱特點,對抗短期通脹的作用最為突出。
華安基金認為,此次央行選擇在日本降息、美聯儲重啟寬松的背景下進行加息,一方面反映出決策者防范通脹的態度;另一方面劍指負利率,同時穩定了儲蓄資金。同時,加息有利于抑制資產價格泡沫。
未必進入加息周期
對于此次加息,有一些樂觀的解讀,認為央行是對經濟企穩有把握的情況下才決定的,換言之,加息就意味著經濟向好。首日大盤即走出先抑后揚的走勢也是這種心理的反映。從昨日公布的前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看,經濟基本面有向好的趨勢。不過,一些基金界人士并不這么看,“現在不同于2007年,連續加息的空間不大,經濟對加息的承受力還需觀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經理認為,央行此前突然宣布加息,應該是與前三季度的數據向好有關,相當于提前打了一劑預防針,“以避免市場過于興奮”。
楊德龍分析說,從中長期貸款利率僅調增0.20%看,央行對經濟增長不利影響仍有顧慮,經濟增長實際上是具有下行風險的,所以不會連續加息,現在也不能說已經進入加息周期。
華安基金有關人士也表示,在升值壓力沉重的情況下,暫不會形成對經濟和股市真正有威脅的持續加息周期。同時,實體經濟的增長并沒有優越到可以在持續加息狀態下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而且持續加息可能導致熱錢涌入,因此中國未來還會有一兩次不定期的加息可能,但持續加息并進入加息周期的可能性不大。
劉曉龍也認為,此次加息中確認經濟向好的因素比較微弱。
對市場沖擊較有限
多位基金界人士認為,央行此次加息對實體經濟實際上仍持“呵護”的態度,因此,除了部分資本開支較大的行業如房地產業資金成本會明顯增加外,其他行業受到沖擊較有限,銀行、保險還因此受益。雖然短期市場可能會有所振蕩,但加息并未改變市場趨勢。
交銀施羅德基金有關人士指出,最近這一輪上漲并非完全是資金面推動的,也有部分基本面方面的原因,并且加息是否釋放貨幣政策轉向的信號,還需進一步確認。因此,對市場的影響有限。華安基金人士則明確表示,此次加息可能會給市場帶來短期的振蕩和波動,但不會改變近期市場振蕩向上的總體趨勢。
就債市而言,交銀施羅德和信誠基金認為,資金寬松局面不會因此改變,影響有限。正在發行的南方廣利債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韓亞慶則表示,本次加息后,匯率可能進一步上升,在經濟回升基礎并未牢固、房地產仍將加大調控的背景下,對經濟減速的預期也會較大程度地影響債市收益率,有可能出現振蕩。而振蕩或許會對南方廣利這樣的新債基帶來一個較好的建倉機會。
(王燕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