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中的"信賴"--中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應戰金融風暴紀實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19 11:24
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2009年,中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一攬子重大政策措施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調整信貸投向,合理把握信貸結構。一年間,加大放貸,刺激消費,給經濟“輸血”,幫企業闖關。出拳重,措施實,力度空前。既保證了對經濟增長應有的信貸投入,又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牢牢守住了資產質量這一商業銀行的生命線,在支持經濟企穩回升中發揮了大銀行應有的作用。在復雜多變的特殊背景下,更加彰顯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的風范。
經過金融風暴的洗禮,人們更清晰地認識到了“你身邊的銀行,你信賴的銀行”的真諦。
——經營利潤持續增長。全年實現撥備前利潤124億元,同比增加9億元,增幅8%;實現賬面利潤117.6億元,增幅16%。
——各項存款大幅增加。年末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317.5億元,較年初增加959億元,同比多增376.6億元。
——各項貸款合理增長。年末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592億元,較年初增加693.5億元,同比多增342.9億元。
——資產質量基礎更加扎實。全年累計清收處置轉化不良貸款84.5億元。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89%,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
——經營結構不斷改善。收益結構中,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凈收入的比重達到19%,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信貸結構中,貿易融資占全部流動資金貸款的比重提高到33.1%。客戶結構中,金融資產5萬元以上中高端個人客戶占比提高到8%以上。渠道結構中,電子銀行離柜率提高到47.1%。
——業務運行總體平穩。各類違規事件和重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全行連續三年實現零發案,受到總行和監管部門的充分肯定。
——品牌形象不斷提升。2009年初,該行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改革開放三十年山東省優秀企業”榮譽稱號。同時,有12家分支機構被中國銀行業協會和山東省銀行業協會授予“文明規范服務示范單位”。
輝煌成果處處體現了中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團隊智慧、膽識和心血:
穩健掌控投放節奏
面對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民生經濟大局,中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充分發揮國有大銀行作用,全面貫徹宏觀經濟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信貸政策,充分發揮金融促進經濟增長作用,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信貸業務健康平穩運行。
合理把握信貸投量節奏,各項貸款適度均衡增長。去年以來,在適度寬松貨幣信貸政策環境下,面對全國銀行業機構貸款急速增長的形勢,該行始終堅持審慎穩健的經營原則,既積極拓展優勢信貸市場,確保重點項目、重點企業資金需求,又考慮自身風險管控能力,科學把握貸款投放的總量和節奏,均衡有序地增加信貸投放,各項貸款實現合理增長。既體現了“保增長、擴內需”這一時期的特殊要求,也貫徹了監管部門窗口指導意見,較好地適應了該行風險管理的需要。
及時跟進宏觀政策導向,積極推進信貸結構調整。在信貸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針對不同時期的政策導向和經濟特點,適時調整信貸投向,合理把握信貸結構,使新增貸款較好地契合了宏觀政策要求,適應了我省經濟發展需要。新增貸款主要投向了交通、城建、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和關鍵領域,同時向先進制造業、服務業以及中小企業、個人消費領域進行了適當傾斜。全年新發放619億元項目貸款中,投向城建、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行業427.9億元,占比69.1%,同比提高14.3個百分點;投向服務業近43億元,占比6.9%;投向先進制造業119.6億元,占比19.3%。
加快推進信用創新,融資方式更加多元。2009年初以來,配合省內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廣項目搭橋貸款、前期貸款、營運期貸款、固定資產支持融資、并購貸款等新型信貸產品,有效解決了企業開工項目數量較多、投資方資金籌集壓力較大的困難。全年共發放項目搭橋貸款150.7億元,項目營運期貸款19.1億元,并購貸款1.8億元。同時,結合省內客戶需求特點,推動新型金融產品快速發展。全年累計辦理信托+理財業務150.9億元、國內信用證283.3億元,牽頭組織銀團貸款473億元,推動了由信貸大行向融資大行的轉變。
創新確立新的優勢
過去一年,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和更加充分的競爭環境下,銀行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面對新形勢,該行更加注重通過加強創新來推動業務發展,通過提升服務水平來拓展優質客戶,不僅鞏固了既有領先地位,而且在部分業務領域實現競爭趕超,奪回或確立了新的優勢。
服務工作持續改進。按照總行統一要求,省分行設立了服務管理專門機構,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并制定實施了《2009-2011年服務工作規劃》,組織開展了2009“服務提升年”活動,有效提升了服務水平。全年新建財富管理中心1家、貴賓理財中心78家,完成了224家網點裝修改造工作。有近60個營業網點達到了申報四星級以上網點的標準。進一步完善公司客戶分層營銷體系,啟動實施個人客戶分層服務工作,實現了服務工作由“大眾化”向“個性化”的轉變,促進了優質客戶服務能力的大幅提高。2009年,全行有12家分支機構被中國銀行業協會和山東省銀行業協會授予“文明規范服務示范單位”。在第十一屆全運會期間,濟南千佛山支行還成為唯一進駐運動員村的金融機構,圓滿完成了全運金融服務任務。
客戶數量大幅增加。省分行組建了私人銀行部濟南分部,啟動了個人金融“五化”戰略。即客戶高端化、手段電子化、產品多樣化、營銷綜合化、服務個性化,推動全行在提高客戶貢獻度、提升經營效率上下更大功夫,有效促進了客戶數量的增加。年末,全行對公結算賬戶較年初增加3萬多戶,個人客戶較年初增加168萬戶。中高端客戶個人網上銀行、基金、信用卡、第三方存管滲透率大幅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各項業務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服務創新工作的加快推進,增強了全行綜合競爭能力,促進了各項業務發展。全年新增信用卡110余萬張,實現消費額233.8億元,增幅分別達到68%和81%。新增電子銀行個人客戶288萬戶,企業網上銀行客戶12200戶。特別是儲蓄存款扭轉連續多年增長不力、份額下滑的局面,較年初增加324.6億元,1-3季度連續保持同業占比第一。國際結算業務確立了領先優勢。全年完成國際結算量365億美元,連續10個月位居同業第一。
轉型促結構調整
2009年以來,全行盈利成長遇到了許多不利因素。特別是銀行體系流動性大量釋放、央行非對稱降息、個人房貸利率浮動下限擴大等,使市場利率快速走低,對傳統的以利差收入為主要來源的盈利模式帶來嚴峻挑戰。在此情況下,該行一方面繼續擴大信貸投放,最大限度提高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加快調整經營結構,積極拓展收入增長點,不僅保持了盈利持續增長,而且進一步形成了可持續增長的收益結構。
小企業和個人貸款快速發展。全年累計發放小企業貸款430億元,同比多發放139億元。新增個人貸款188億元,同比多增140億元。
中間業務保持高增長勢頭,對利潤實現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全年實現中間業務收入35億元,增幅達31.7%。十大類中間業務中,除代理及個人理財、代客資金交易外,其他業務均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另外有10項業務實現零突破,增加收入3.5億元。
負債結構發展積極變化,資金成本進一步降低。年末全行增量定期存款占比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余額定期存款占比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存款提取率同比下降0.59個百分點。同時,充分運用總行給予的政策支持,加大資金交易運作力度,壓縮系統借款,降低資金成本。
安全塑銀行之魂
安全是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靈魂,是各項業務健康發展的保障。面對風險防控的嚴峻形勢和業務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該行把風險防范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確處理加快發展與穩健經營、業務拓展與風險防范關系,不斷強化信貸管理,進一步鞏固了安全穩健經營的發展局面。
嚴格審查審批。認真執行國家行業產業政策和總行信貸政策,始終堅持“綠色信貸”方針,嚴格審查項目的準入標準和條件,抓好項目申報審批關、資金使用關,保證了相關材料的準確完整和貸款前提條件的全面落實。針對經濟持續下行、企業效益下滑的形勢,對新發放貸款增加了企業當期變化的審查內容,加大了對企業即期經營情況的審查力度。嚴格規范信貸作業管理,先后制定完善《法人客戶信貸業務操作流程》、《小企業信貸業務操作流程》,對《動產質押操作辦法》、《股權質押管理辦法》進行了重新修訂,從制度上保障了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嚴格執行信貸業務停牌制度,專門出臺了《信貸業務機構處罰管理辦法》。
加強信貸管理。2009年初,該行還專門組織對450多家億元以上法人客戶和160多家5000萬元以上房地產客戶進行了“過冬體檢”。對較大風險和嚴重風險客戶,落實了化解措施,控制了貸款風險。同時建立完善了風險監控報告制度,組織對房地產開發貸款資金回籠、虛假按揭以及石油、玉米深加工等行業風險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分析。逐步推進“擔保圈”化解工作,對全行“擔保圈”風險情況進行了摸底分類分析,啟動了擔保圈風險化解工作,達到了降低風險的目的。
內控扎緊管理籬笆
面對防范案件工作的嚴峻形勢,該行始終堅持“內控優先、制度先行”的理念,不斷強化基礎管理,積極創新管理手段,內控管理基礎不斷夯實,防范案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加強基礎管理。為進一步提高全行執行能力和全行效能,把強化制度執行作為執行力建設的切入點。深入組織開展“雙零”網點、“雙零”柜員創建活動,規范業務操作,狠抓制度落實,員工遵章守紀意識增強,業務核算質量明顯提高,各類差錯事故明顯減少。去年前三季度保持“雙零”記錄的網點達到124個,較上年同期增加近50個。
突出防控重點。在總行確定的8個重點風險點的基礎上,結合本行實際,該行增加了票據業務、營業經理履職等2個風險點,并將責任分解到省行相關部室,落實到具體崗位和人員。加強排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保證了制度規定的落實,防范了案件事件的發生。同時,繼續加強員工行為動態管理,制定了派出附屬機構員工廉潔從業、支行管理人員、網點負責人和客戶經理4個監督辦法,突出加強重點人員和關鍵崗位監督,形成了較嚴密的監督管理體系。
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越是困難的情況下,越要通過創新激發活力,通過改革突破障礙。一年來,該行在抓好當期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把當前工作與長遠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解放思想,大膽實踐,積極完善體制機制,破解發展難題,有效激發了全行經營活力和發展后勁。
大力推進支行零售化。在構建分層營銷體系的基礎上,以實現支行零售化為突破口,不斷強化各級管理行的經營職能。即對支行的經營職能進行重新定位,將大客戶資源按信貸余額標準在省行和二級分行進行重新分配經營,逐步建立起支行專營小企業和個人金融業務,省行和二級分行主營大客戶業務的多級經營管理體制。同時通過重組服務機構、優化業務流程、創新產品種類、調整考核導向等配套措施重新煥發支行經營活力,提高各級管理行的運行效率,實現管理體制由“一級經營、三級管理”到“分層經營、逐級管理”的轉變。
全面實施縣域支行分類管理。組織制定了《縣域支行分類管理辦法》,對全部68家縣域支行啟動了差異化管理。結合縣域經濟金融資源狀況,以效益貢獻為主要標準,將全部縣支行劃分為四類,分別確定不同的經營定位和發展目標,制定分類考核評價辦法,落實了配套辦法,促進了支行經營活力和競爭能力的提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