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專家稱中國過度消費勞動力 工資僅為歐美3%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15 12:00


新浪財經訊 11月15日上午消息,人力資源專家批評中國經濟在發展中過度消費了勞動力,享用了由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與低勞動力成本、低人力資本投資的強烈反差而構成的勞動力紅利,陷于“低勞動力成本依賴症”中而難以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力資源發展存4條悖論


在昨日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的“中國人力資源強國戰略高層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提出了“藍色代價”概念,他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享用了由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與低勞動力成本、低人力資本投資的強烈反差而構成的勞動力紅利,付出了由勞動力無限供給托底的“藍色代價”。

他介紹說,改革開放30年,中國GDP從1473億美元增長至335353億美元(2009年),保持年均近10%的增長率,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率。

而作為人力資源的大國,卻存在著“勞動生產率增速世界第一,但勞動力成本偏低”;“人口規模龐大,但人力資本投入不足”;“人力資源供應給巨大,但人才實際充足度低”;“勞動者勤懇工作,但收入增長機制缺失”四條悖論。

中國勞動者工資僅相當于歐美3%

據曾湘泉介紹,過去5年,我國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5.7%,高于世界任何其他國家與地區,而我國制造業勞動者的平均小時工資僅相當于美國、歐盟和日本的3%左右,且不到亞洲四小龍國家平均水平的10%;有技能勞動者的工資不到其邊際生產力的10%。

而在人力資本投資水平上,加拿大占GDP的比例為6.9%,美國為5.4%,韓國為3.7%,印度為3.3%,全世界平均為3.1%,而中國的比例為2.5%;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人力資本投資的經濟貢獻率大致為15-20%,而中國僅為4-7%。

來自《中國國家競爭力報告》的觀點認為,在人力資源總量上,中國在二十國集團國家中穩居第一,但更能反映一國人力資本水平的人力資本構成指數僅排第18位,指數值僅是美國的1/12,日本的1/10。據悉,中國雖然人力資源供給量巨大,而企業人才充足度僅為19.2%,國家經管人才缺口94.5%,科學家和工程師在企業的比例僅為35%,發達國家多在50%以上。

調查顯示,超過30%的中國企業員工願意加班,且每周平均加班達7.9個小時,中國小時工資平均水平為0.2美元,歐美國家大體上是25-30美元。

低勞動力成本依賴症抑制內需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享用了由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與低勞動力成本、低人力資本投資的強烈反差而構成的勞動力紅利,然而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已經明確表明,由低勞動力成本帶來的比較優勢並不能有效支撐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因為資本總會向勞動力成本的更低處漫溢,進而驅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區位轉移。而勞動收入的低位運行及增長滯緩,不僅會直接影響民眾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會從根本上抑制國民的消費與投資,不利于內需的激活與擴充;人力資本投資不足將直接影響到經濟結構向知識和智力密集型產業轉型的升級進程,使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失掉後勁。

“中國經濟的發展必須從長期形成的‘低勞動力成本依賴症’中突圍。” 曾湘泉建議。

專家建議重新設計勞動力市場制度

“過去勞動力特別便宜,因此我們過度地消費了勞動力,現在勞動力不便宜了,就要集約化使用勞動力。”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新浪財經舉例說,“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難,人們談的太多的是教育出了問題,為什麼不談勞動力需求市場出了問題呢?”

北京師範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賴德勝建議,根據積累起的人力資本,重新設計勞動力市場制度和其他制度,為人力資本的釋放和激發提供足夠好的環境和土壤。他認為要檢驗一種制度安排是否適當的最終標准在于它是否有利于發揮專業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給創新者更多的自由和激勵。

北京師範大學人本發展與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源強國戰略研究”成果,也特別提到中國人力資源強國建設,應以制度創新變革為根本動力,其中包括適應市場化大趨勢,徹底改變官本位大一統、角色錯位的應試教育管理體制,以及加強人力資源開發、配置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等舉措,努力形成中國人力資源強國戰略框架體系。(華艷 發自北京)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