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谷物期貨16日亞洲電子盤漲跌互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因阿根廷干旱天氣可能對作物構成威脅,進而抑制全球供應,CBOT 大豆期貨16日亞洲電子盤連續第二日上漲,玉米期貨持平,小麥期貨下跌。
綜合媒體12月16日報道,CBOT 大豆期貨,因市場擔心阿根廷的干旱天氣可能對作物構成威脅,可能會遏制全球供應,即便中國的進口需求增加。
根據芝加哥T-Storm Weather LLC,本周降雨將不會出現在阿根廷主要種植區。該私營預測機構表示,對于11月降雨量較常期偏低6英寸(15厘米)的地區,炎熱干燥的天氣將于下周重返,提升作物壓力。Phillip Futures Pte分析師Ker Chung Yang表示,“對阿根廷的天氣憂慮有可能將對價格產生顯著影響。”阿根廷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
CBOT 3個月大豆期貨連續第二日上漲。該最活躍合約15日觸及13.2475美元/蒲式耳,為自11月12日以來最高水平。15日,CBOT 3個月玉米期貨觸及5.945美元/蒲式耳,為自11月9日以來最高。
據美國谷物理事會(U.S. Grains Council),中國2011年可能會提高玉米進口量至創紀錄,以滿足需求。該機構主席Thomas Dorr表示,中國2011年玉米采購量可能將較2010年的150萬噸翻五倍,至“最高達”740萬噸。
CBOT 3個月小麥期貨在盈虧平衡點震蕩整理,一度上漲0.3%、下跌0.4%。由于俄羅斯禁止出口、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洪水威脅作物品質,2010年迄今,該合約已上漲40%。
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埃及計劃于15日通過招標購買11萬噸美國硬紅冬小麥。據一位糧食官員透露,美國還向約旦出售了15萬噸小麥。美國農業部海外局15日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澳大利亞2010/2011銷售年可能將產生2,318.8萬噸小麥。這個數字低于澳大利亞政府估計的創紀錄的2,682.4萬噸。該服務局表示,11月和12月的總降雨量打破了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記錄。
北京時間12:53左右,CBOT 3月玉米期貨持平,報5.8425美元/蒲式耳;CBOT 3月大豆期貨上漲0.75美分,報13.085美元/蒲式耳。CBOT 3月小麥期貨下跌2.75美分,報7.62美元/蒲式耳。
(王媛媛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